[实用新型]一种不粘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8471.X | 申请日: | 200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8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邢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毅 |
主分类号: | B26B9/00 | 分类号: | B26B9/00;B26B3/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 涛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威海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工具,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不粘刀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刀具设有平板刀体,刀体上设有刀刃,有的在刀体上加的把手如厨刀、水果刀等,有的直接将刀体夹在刀架上或通过刀体上设有的连接柄与刀架相连接,由于负压等原因,刀具在切割物体时,经常出现被切物粘在刀体上,如用厨刀在切菜、切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切下的菜、肉粘在刀体上不下来,这样不仅耽误时间、影响切割质量,有时可能碰伤操作者的手指,为此福建省福州市的邵恒方于2001年30月30日发明了一种“不粘刀”,专利号为01236232,其在刀面上开有长条形的通孔,该发明有时达不到不粘刀的目的,另外,还具有工艺困难、降低刀具强度、增加清洗难度等不足;湖北省襄樊市的杨京晶于2007年7月20日发明了一种“不粘刀”,专利号为200720086040,其在菜刀的右面设有数个排列均匀的小凸点,该发明虽达到了切割物体不粘刀的目的,但具有工艺困难、切割小尺寸物料不理想、增加清洗难度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切割省力、切割速度快、切割效果好、清洗方便的不粘刀具。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不粘刀具,设有平板刀体,刀体上设有刀刃,其特征在于刀体上至少设有三条凹槽,凹槽方向与刀刃方向呈交叉状,以消除负压吸附沾刀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槽的底部呈圆弧型,凹槽的两端呈圆弧形状,平滑过渡,不留卫生死角,以方便清洗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可以设在刀具的出料一侧,也可以在刀体的两侧都设有凹槽,以减小切割阻力。
本实用新型刀体上的凹槽相互平行紧密排列,凹槽方向与刀刃方向呈垂直交叉状,凹槽与凹槽之间形成尖锐脊状,以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刀具出料一侧加工密集并列圆弧底狭槽,凹槽两端以圆弧形收起或根据刀具形状直线延伸,最大限度减小物料与刀面接触面积,消除负压吸附沾刀现象,减小夹刀力,具有结构简单、不粘刀具、切削省力、切割速度快、切割效果好、便于清洗、节约原材料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带局部剖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一种不粘刀具,设有平板刀体1,刀体1上设有刀刃,有的在刀体上加的把手如厨刀、水果刀等,有的直接将刀体夹在刀架上或通过刀体上设有的连接柄与刀架相连接,上述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刀体1上至少设有三条凹槽2,凹槽2方向与刀刃方向呈交叉状,以消除负压吸附沾刀现象,本实用新型中的凹槽2的底部呈圆弧型,凹槽2的两端呈圆弧形状,平滑过渡,不留卫生死角,以方便清洗刀具,凹槽2可以设有刀体1的出料一侧,也可以在刀体的两侧都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刀体1上的凹槽2相互平行紧密排列,凹槽2方向与刀刃方向呈垂直交叉状,凹槽2之间形成尖锐脊状,以提高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刀具出料一侧加工密集并列圆弧底狭槽,凹槽两端以圆弧形收起或根据刀具形状直线延伸,最大限度减小物料与刀面接触面积,消除负压吸附沾刀现象,减小夹刀力,具有结构简单、不粘刀具、切削省力、切割速度快、切割效果好、便于清洗、节约原材料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厨刀,加工肉、菜等物料,无论切片、切丝均不沾刀,成品自然排列整齐,使用后清洗方便,用水一冲即可,如有油腻黏附可用抹布清洗,不留卫生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毅,未经王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