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理纸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8559.1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0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宝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宝三 |
主分类号: | B65H29/22 | 分类号: | B65H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3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纸机构,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事务机上使用的滚轮理纸机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印刷、胶装技术领域,在纸张或纸板运输过来准备进入下一工序时,通常的做法是直接将其排到理纸器中,在排出时没有采取任何的整理措施,这就导致在大规模处理产品时,容易发生错乱现象,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并容易发生错误。
中国专利982176473公开了一种浆粕理纸机,它包括接纸台,电机、电子复秤及打包,其特征在于:电机通过蜗轮和蜗杆连接传动于能同时接三张纸的升降接纸台,升降接纸台前面的导轨上有一辆由电机带动可行走的输纸小车。专利032093497公开了一种分纸滚轮机构,包括有一热融滚轮,其形成有至少两个环状沟槽于其外围,至少两个分纸环相对应地设于该环状沟槽上;及一从动滚轮,相邻接于该热融滚轮。专利2006201405167提供一种胶装机的自动理纸装置,它含有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的包括夹本活页和装在夹本活页上的光感应器在内的夹本装置,以及托纸板;其特征是: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装有一组垫块,托纸板以螺栓并通过浮动垫圈与垫块螺纹连接;同时,在托纸板下方设置一套能使托纸板产生上下振动的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是电机振动装置,它包括悬挂连接在托纸板上的一个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轮。上述各装置虽各有特点,但其共同的缺陷是理纸效率较低,而且结构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只能使用于特定的机器和纸张。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轮理纸机构,使待处理纸品能被很好的整理并有序排出。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理纸机构,包括机架和输纸装置,输纸装置由输纸辊轴和间隔设置在输纸辊轴上的输纸胶轮组成,输纸辊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机架上,并与输纸同步带传动连接;在输纸辊轴的下方还设置有滚轮,该滚轮由六方轴和设置在轴上的若干排纸套组成,六方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其一端的轴承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减速电机传动连接。
上述的滚轮理纸机构,其滚轮六方轴上相邻的排纸套之间还设置有隔套。
上述的滚轮理纸机构,其所述的排纸套上设置有柔叶片。
上述的滚轮理纸机构,其减速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位于输纸辊轴和滚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理纸机构,通过在输纸辊轴的下方,设置一种柔叶片式滚轮,使得输送过来的纸板经过输纸辊轴后下落的瞬间,由减速电机传动的带有柔叶片的滚轮不停的转动,将纸板拔落,以便后工序的理纸器进行堆码整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纸板排列的整齐性和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轮理纸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B-B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滚轮理纸机构,包括有机架12和输纸装置,输纸装置由输纸辊轴1和间隔设置在输纸辊轴1上的输纸胶轮6组成,输纸辊轴1通过轴承4a、4b连接在机架12上,并与输纸同步带10传动连接,在输纸辊轴1的下方还设置有滚轮,该滚轮由六方轴8和设置其上的若干排纸套7组成,其滚轮六方轴8上相邻的排纸套7之间设置有隔套13,排纸套7上设置有柔叶片9;六方轴8两端通过轴承11a、11b安装在机架12上,其一端的轴承11a外侧设置有同步带轮2,同步带轮2通过同步带3与减速电机5传动连接。减速电机5设置在机架12上,位于输纸辊轴1和滚轮的下方。
该滚轮理纸机构工作时,输纸同步带10带动输纸辊轴1转动,从而将输送过来的纸板排出,使其自然下落;同时由减速电机5通过同步带3驱动与同步带轮2固定连接的滚轮转动,柔叶片9将纸板拔落,以便后工序的理纸器进行堆码整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纸板排列的整齐性和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宝三,未经宋宝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8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蚁交联电缆
- 下一篇:一种节能单线制多音电子喇叭连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