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9171.3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迎昌;李福德;孔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5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3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水箱,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换热水箱,其设置有预留的镁棒安装孔,以利于方便的安装镁棒。
(二)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换热水箱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考虑到电化学腐蚀,在太阳能集热系统中,往往需要加装镁棒,以牺牲阳极的电化学的原理保护太阳能集热系统。当然,镁棒比较贵重,通常不是所有的集热系统都不加区分的加装镁棒,而是需要考虑水质,因此,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在换热水箱上设置预留的镁棒安装孔。镁棒通常安装于换热水箱的侧面或者上底面,其中所说的侧面通常是柱面,而上底面通常是球面。在出厂前或者不需要加装镁棒的场合,对于上述预留孔的封堵基本上都是采用一螺栓加一密封垫进行密封。为了达到一定的密封级别,尤其是对于承压运行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上述螺栓需要有一定的预紧力,由于换热水箱的上述结构,螺母不可避免的与承压面间为线接触,很容易造成换热水箱在该部位的变形,不利于镁棒的安装。加之,靠螺栓头加密封垫的方式,无论采用具有哪种形状螺栓头的螺栓,即使密封垫因预紧力而发生变形,也很难保证密封均匀,承压能力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预留镁棒安装孔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密封性能好,承压能力强,且便于增加镁棒的换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在其水箱体上底预留有可安装镁棒的椭圆形的孔,该孔上设有封盖,所述封盖包括一椭圆形的端盖和一弓形的支架,其中上述端盖具有一横截面形状与水箱体镁棒预留孔相似的台体部,该台体部下部为轮廓大于镁棒预留孔的平翻边,并在该平翻边与所述水箱体的配合面设有密封圈;上述支架对称中心设有一贯穿该支架的螺柱,该螺柱的下端固定在上述台体部上部的形心;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母位于所述支架上面。
上述换热水箱,所述螺柱焊接于所述端盖上。
所述支架包括一弧形的板和位于该板两边的竖直的支腿,其中支腿的高度大于所述端盖的高度。
所述封盖在安装状态时,所述支架沿所述端盖椭圆形轮廓的短轴设置,且该支架的长度小于上述椭圆形轮廓的长轴。
所述水箱体外部设有保温装置,该保温装置包括一相应于水箱体柱体部份的筒衣,以及位于水箱体下面的下保暖底。
上述换热水箱,所述筒衣上面还设有带有水箱管路穿出孔的上保温盖。
所述筒衣包括用于保暖的海绵层和位于该层外面的使其卷紧裹在水箱体的外套层,该外套层通过拉链展开和拉上。
上述换热水箱,所述水箱体内部设有不锈钢换热盘管,其两端分别接换热介质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该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以及冷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口均位于水箱体上底,并呈一条直线设置。
上述换热水箱,所述进水管位于接于换热盘管的下端,冷水管探至水箱体底部,出水管直接焊接于水箱体上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采用专门的封盖来代替原来的简易封堵装置,便于标准化和保证零部件的互换性。该封盖的端盖具有椭圆形轮廓,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很方便的放入水箱体内,然后再转动到其长轴与镁棒预留孔平行位置向上拉紧,利用配合面的密封即可完成装配,安装也比较方便。由于考虑到端盖可以专门制造,在其翻边上设置密封圈也很容易,自然,也可以考虑其配合面曲率和水箱相应配合面曲率一致,以保证密封的可靠性。不过由于水箱上底曲率较小,现在的密封圈多是圆形截面,那么平翻边的存在可以利用预紧力将密封圈挤压成楔形,构成严密的密封结构。另一方面,这种密封结构还可以提高水箱的承压能力。
利用螺纹配合进行压紧和调整端盖的自由活动空间,调整方便。
此外,弓形支架则将其作用于水箱体的载荷集于其支脚,而镁棒预留孔没有破坏。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盖主视剖面图。
图2为封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箱体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中保温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螺柱,3、螺母,4、端盖,5、平翻边,6、密封圈,7、支腿,8、进口管,9、出口管,10、封盖,11、冷水管,12、出水管,13、水箱体,14、换热盘管,15、上保温盖,16、拉链,17、筒衣18、泄水口,19、下保温底。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螺距的多旋翼无人机及其动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雾型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