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股静脉穿刺定位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019331.4 申请日: 2009-02-17
公开(公告)号: CN201375550Y 公开(公告)日: 2010-01-06
发明(设计)人: 刘爱萍;屈凤;屈霞;李晓红;刘建花;杨瑞兰 申请(专利权)人: 刘爱萍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A61B5/153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 岩
地址: 257000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儿 静脉 穿刺 定位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穿刺定位器,特别涉及一种小儿股静脉穿刺定位器。

二、背景技术:

为使呼吸衰竭、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准确成功的静脉穿刺技术尤为重要。其不但能够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指导治疗,而且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1、股静脉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大隐静脉向上的延续,行经股三角,至股三角上部位于股动脉内侧,而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患儿取屈膝蛙腿状卧位时,股骨头在深层将股静脉托起,此时从脐部引垂直于腹股沟的连线,其垂直交叉点正是股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走向与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cm处。

2、垂直穿刺法与斜角穿刺法

垂直穿刺法:穿刺点为耻骨联合上缘与髂前上棘的连线作垂直线与腹股沟的交叉点,进针角度为90°角,进针深度为0.5cm。

斜角穿刺法:穿刺点为垂直穿刺法穿刺点下方1~1.5cm处,进针角度为30°角,进针深度为针长(7号针头)的2/3,约1.5~2cm。

因为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皮下脂肪薄,血管直径小,垂直穿刺法进针深度仅约0.5cm,进针表浅,针在皮下的长度短,活动范围小,取血定位困难,容易脱出针头,导致穿刺失败。更重要的是,因为血液流速慢,取血时间长,必然有更多的红细胞破坏,从而造成溶血,甚至重溶血,严重影响化验指标如血钾、血清酶等重要结果,故而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影响顺利救治进程。实际检测结果,所测血清钾增高,血清酶明显也会更高,而对血清钾紊乱患儿补钾或除钾,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反,斜角穿刺法沿股静脉走向由浅而深进针,进针深度为1.5~2cm,针尖斜面与股静脉接触的面积大,接触点多,易于固定,且穿刺时间短,红细胞破坏少,能够取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因此,小儿特别是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应采用斜角穿刺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斜角穿刺法的进针角度、进针深度相对难以准确掌握,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进行准确定位,消除人为因素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小儿股静脉穿刺定位器,能够准确定位进针角度、进针深度,保证穿刺成功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在梯形定位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半圆形导向槽,半圆形导向槽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度,所述的半圆形导向槽的底部设有深度定位台阶,注射器穿过半圆形导向槽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穿刺成功率: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针角度、进针深度均能准确定位。

(2)、安全避免患儿皮肤损伤:楔状外形使其更易贴近患儿腹股沟,弧线楔头可避免患儿皮肤损伤。

(3)、方便实用:半圆形角度定位槽(导向槽)与注射器贴合紧密,定位准确,进针顺畅,且移进、移出非常方便。双面均设有导向槽,方便左、右侧操作。

(4)、清洁消毒方便:材料选用普通塑料,成本低,加工方便,且容易清洁、消毒。制作材料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用于患儿局部皮肤无不适感觉。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其技术方案是:在普通塑料制成的梯形定位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半圆形导向槽2(当然,也可以是一侧),半圆形导向槽2与水平面的角度为30度(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所述的半圆形导向槽2的底部设有深度定位台阶3,注射器4穿过半圆形导向槽2定位,针头5从半圆形导向槽2的底部伸出。

操作方法参考如下:

1)患儿取仰卧位,脱去穿刺侧裤子,用尿布覆盖会阴部,略垫高穿刺侧臀部,并使该侧大腿外翻膝关节曲成直角,使股三角充分暴露;

2)选用干燥试管、5ml无菌干燥注射器和7号针头;

3)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器;

4)选准穿刺点后,左手持定位器沿水平方向轻顶穿刺点并固定住;

5)右手持注射器并保持针尖斜面和注射器刻度朝上,紧贴定位器角度定位槽(导向槽)进针,直至深度定位台阶;

6)移开定位器;

7)边提针边抽吸,见回血立即固定针头位置,右手掌侧面和前臂压住大腿;

8)抽取所需血量后取出针头,用棉球在针眼及其上方1cm处压迫2~3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爱萍,未经刘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