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液压缸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9621.9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元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液压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缸,特别涉及一种缓冲液压缸。
背景技术
现有液压缸的缓冲形式大约分以下几种:
间隙缓冲:缓冲柱塞进入缸端孔时,孔内的液压油从柱塞与孔壁间的环形间隙挤出,形成缓冲压力。
可调缓冲:缓冲柱塞进入缸端孔时,利用柱塞与孔壁间的微小间隙形成了间隙密封,封闭了回油通路,迫使回油通路通过一个可调节流阀而建立缓冲压力。可调节流阀的开启压力,决定缓冲速度慢。
可变节流缓冲:缓冲柱塞进入缸端孔时,回油路封闭,回油经由柱塞上的节流口(柱塞轴向上开三角或半圆形槽)槽流出而建立缓冲压力。节流口的面积随柱塞的形成而变化。
缺点:需要很好的保证液压缸的活塞与缓冲柱塞的同轴度,给机械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同轴度不好的话,就会发生活塞与缓冲柱塞单边磨偏现象,长时间的摩擦会导致细小金属颗粒被挤下,散落到液压缸内,造成了液压缸使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因机械加工精度不够而造成活塞与缓冲柱塞单边的磨偏现象的缓冲液压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活塞杆、前盖、缸体、活塞和后盖,所述的活塞上设有贯通活塞的阀腔,阀腔内设有可移动的比阀腔长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柱塞和固定在缓冲柱塞上两个限位结构,缓冲柱塞与阀腔的中间腔孔液密封配合,缓冲柱塞中设置有阀孔,阀腔上可与缓冲柱塞液密封配合的部位的长度大于阀孔的两端口的最小距离而小于阀孔的两端口的最大距离,两个限位结构分别位于阀孔的两端口的外侧。
为了使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缓冲效果好,所述的阀腔为三段式结构,阀腔的中间腔孔的孔径比两端腔孔的孔径小,所述的限位结构为固定在缓冲柱塞两端的螺栓,两螺栓的螺帽位于阀腔两端的腔孔中,两螺帽厚度小于其所处的腔孔的长度。
为了提高缓冲柱塞与阀腔的液密封的可靠性,所述的缓冲柱塞的外壁上设有多圈凹槽。凹槽可引起液压卡紧效应,可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和缓冲柱塞不是同轴设置,因此可避免因机械加工精度不够而造成活塞与缓冲柱塞单边的磨偏现象。也简化了缓冲设计,例如去掉了可调节流阀、单向阀座等附件。缓冲速度的快慢由缓冲阀孔的通径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原始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活塞刚开始运动时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塞运动到接触到前盖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活塞完全靠近前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前盖,3、缸体,4、活塞,5、缓冲组件,6、后盖,7、阀腔,8、缓冲柱塞,9、凹槽,10、阀孔,11、端口,12、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活塞杆1、前盖2、缸体3、活塞4、缓冲组件5和后盖6。
如图2所示,活塞4上设有一个与活塞杆1轴向相同的贯通活塞4三段式阀腔7,阀腔7的中间腔孔的孔径小于两端腔孔的孔径,缓冲组件5可移动的设置在阀腔7中,缓冲组件5的总长度长于阀腔7,缓冲组件5包括缓冲柱塞8和固定在缓冲柱塞8上两个限位结构12,缓冲柱塞8与阀腔的中间腔孔液密封配合,缓冲柱塞8的外壁上设有多圈凹槽9。缓冲柱塞8中设置有阀孔10,阀孔10的两个端口11分别设置在缓冲柱塞8两端的侧壁上,阀腔7的中间腔孔的长度大于端口11的最小距离而小于两端口11的最大距离,两个限位结构12为 两个螺栓,两个螺栓分别与缓冲柱塞8两端螺纹连接,两螺栓的螺帽位于阀腔7两端的腔孔中,两螺帽厚度小于其所处的腔孔的长度。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此时,活塞4处在原始位置,活塞4和缓冲组件5都顶在后盖6上,阀孔10被封堵,活塞4在液压油的推动下向前盖2方向运动,液压油推动缓冲组件5在活塞4中向左运动,使得缓冲组件5的右限位结构12抵在阀腔7中间腔孔的左端面上(如图4所示)。活塞4和缓冲组件5在液压油的推动下继续运动,缓冲组件5先接触前盖2,液压油推动活塞4与缓冲组件5发生相对运动,如图5所示,当阀孔10的两个端口11均有部分露出阀腔7的中间腔孔时,阀孔10就连通活塞4的两侧,后腔的液压油在压力的作用下,迅速的通入前腔,液压缸的动作速度便慢了下来,起到缓冲的作用。直到活塞4也顶到前盖2上(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奥自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板辐射冷暖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纳米免疫层析卡读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