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19680.6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磊;李成;赵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流水线 返回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电控系统,具体地说是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流水线的常规系统是流水作业厂商使用生产流水线,实现配料、加工(装配)初检、过程检、终检等工序。工件大部分放在托板上以流水作业的方式运,直到最后工序完成一个完整的作业流程,工件入箱包装以后,所用空板自动返回到初始工序,空板经过架空线返回,从而行成一个环形高效生产流水作业线。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设备老化,许多机械部件和电气元件使用频繁,常规系统空板返回线的真空吸吊机往返更为严重。此系统是位于初始工序与终检工序工作线之间的一段过渡线,其中中心设备是一台真空吸吊机,动作次数最为频繁。常规空板返回线控制方法是,初始工作线没有堵线信号,空板返回线上的空板直接进入初始工作线;若初始工序堵塞,则空板经过真空吸吊机堆垛在堆垛线上储存,当工作线再次没有了堵线信号时,空板再由吸吊机自动吸吊到初始工序上,这就产生了一个往复的工作态势。
由此可见,常规系统空板返回线的控制装置真空吸吊机的动作次数最多,严重影响了设备使用寿命。结果造成故障增多,维护量增加,影响正常生产。这就需要设计发明一种新的控制装置,减少真空吸吊机的动作次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PLC为控制核心、多种传感技术相结合、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控制电路控制真空吸吊机,控制电路为物检光电开关的白色接口接PLC,PLC接电源,电源接物检光电开关的黑色接口,从而形成串联电路;控制电路中物检光电开关的灰色接口与电源之间串联行程开关和控制继电器,行程开关为两个并联的行程开关;所有信号通过物检光电开关进入PLC的端号为00209的I输入端口。
物检光电开关为对射型光电开关。
两个行程开关的位置分布在空板返回线上。
两个行程开关并联使用,位置分布在空板返回线上,用以实现预存空板的数量控制,只有有连续的空板压在行程开关所在,真空吸吊机才能获得堵线信号,从而吸空板。控制继电器用以实现有工件经过返回线时,使预存空板功能失效。物检光电开关,改变常规的接线方式,所有信号通过此开关进入PLC的端号为00209的I输入端口,配合原来的内部软件程序,达到所要求功能。
在空中过渡线上预存一定数量的空板,这部分预留的空板优先进入工作线,从而避免了经过真空吸吊机进出堆垛线一个环节,另外当有工件返回要经过过渡线进入工作线时,自动预存功能失效,从而工件优先进入工作线。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避免了空板经过真空吸吊机的来回动作,实现了减少动作次数,实现了节能;相应地减少了设备磨损,降低了故障率。
2、对生产线正常运行没有任何影响,并且空板供应速度比吸吊机吸回速度快。
3、设计电路简单可靠,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图;
附图2为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的物检光电开关的接线原理图。
图中:KO为控制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用控制电路(见图1)控制真空吸吊机,控制电路为物检光电开关的白色接口接PLC,PLC接电源,电源接物检光电开关的黑色接口,从而形成串联电路;控制电路中物检光电开关的灰色接口与电源之间串联行程开关和控制继电器KO,行程开关为两个并联的行程开关;所有信号通过物检光电开关进入PLC的端号为00209的I输入端口。
物检光电开关为对射型光电开关。
两个行程开关的位置分布在空板返回线上。
物检光电开关按照图2进行接线,配合原来的内部软件程序,达到所要求功能。
此功能运行在常规系统自动控制方式上,常规的功能没有改变。系统软件部分没有变化。经过以上设计改进完善,原常规系统运行稳定,有了自动预存空板和工件优先返回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流水线空板返回线控制装置已在3条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上实施,经过长时间运行检验,性能可靠稳定,效果突出。改进方式投入材料少,易实施。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企业流水线设备改造。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