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动三通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19812.5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18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燕;董广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8 | 分类号: | F16K11/08;F16K3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31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液动 三通 闸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系统中物料变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液动三通闸门。
(二)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物料输送系统的变向装置多采用翻板式结构实现。翻板式结构中,翻板和驱动杆均固定在转轴上,依靠电液推杆或手动操作驱动杆带动翻板转动到不同位置实现物料的变向和闸阀功能。此翻板式结构为使翻板转动灵活,需要在转轴和其下部的溜槽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在翻板转动过程中,该空隙极易挤卡较大块物料,造成无法翻转或转轴被挤坏或驱动装置损坏。翻板式结构存在的最突出的缺陷是,当翻板较长时或物料冲击力较大时,翻板很容易弯曲变形或很快便被磨坏,影响生产。特别是在大型矿井及选煤厂的输煤系统中,大型筛分设备的出料口断面和动筛跳汰机的块精煤出料口断面均较大,根据工艺要求产品需要分向输送,翻板式结构的弊端显得更加突出。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新的结构型式的物料变向装置成为一个迫切需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电液动三通闸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液动三通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壳体部分,壳体部分横向穿过圆转体,并且两者内部连通,壳体部分一端设置有用来驱动圆转体的驱动装置,圆转体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具有密封特性和润滑特性的轴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壳体部分包括筒体,筒体两端设置有筒体法兰,筒体两端开口,两端分别为入料口段和出料口段。所述圆转体两端设置有扁钢圈,扁钢圈通过角钢框架与圆转体连接,圆转体内下部轴向设置有耐冲击板,圆转体一端设置有圆筒体端盖和驱动轴,另一端设置有端轴端轴上设置有手柄,驱动轴上设置有套筒和油杯,油杯径向穿过套筒。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液推杆及支座,电液推杆末端与曲柄连接,曲柄固定在驱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较大断面溜槽用的物料变向,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使用可靠,操作灵活。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转体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所示A--A向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I放大图。
图中:1筒体,2筒体法兰,3入料口段,4出料口段,5扁钢圈,6圆转体端盖,7角钢框架,8耐冲击板,9驱动轴,10端轴,11壳体端盖,12套筒,13油杯,14电液推杆,15支座,16曲柄,17挡块,18手柄。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壳体部分,壳体部分横向穿过圆转体,并且两者内部连通,壳体部分一端设置有用来驱动圆转体的驱动装置,圆转体其中一个端面上设置有具有密封特性和润滑特性的轴承装置。壳体部分包括筒体1,筒体1两端设置有筒体法兰2,筒体两端开口,两端分别为入料口段3和出料口段4。所述的圆转体两端设置有扁钢圈5,扁钢圈5通过角钢框架7与圆转体连接,圆转体内下部轴向设置有耐冲击板8,圆转体一端设置有圆筒体端盖6和驱动轴9,另一端设置有端轴10端轴10上设置有手柄18,驱动轴9上设置有套筒12和油杯13,油杯13径向穿过套筒12。驱动装置包括电液推杆14及支座15,电液推杆14末端与曲柄16连接,曲柄16固定在驱动轴9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电液动三通闸门包括与入料口段3成直线的出料口段4和与其成90度的出料口段4,电液推杆14的安装支座15安装于与该电液动三通闸门的出料口段4相连接的溜槽外侧壁上,电液推杆14驱动安装于驱动轴9上的曲柄16,从而带动圆转体转动,预先设置好电液推杆14的行程并配合行程安装好位于壳体端盖11外侧相应位置的挡块17。
如图4,该实施例的筒体1是由无缝钢管或钢板卷制焊接而成,若采用钢板焊接时,其外径纵向焊缝需采用单面封底坡口焊,焊接处焊后内外圆弧面均须进行磨平处理。筒体1的开孔位置和大小是根据电液动三通分料器的入料口段3和出料口段4的位置和大小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19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恒温弯头
- 下一篇:密封设备相变储能温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