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GR空气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0208.4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2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张纪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庆德 |
地址: | 261061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gr 空气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EGR空气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技术领域中,废气再循环(EGR)是将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一部分通过管道返回到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与新鲜空气混合成混合气体,再将混合气体输送至发动机气缸内。由于混合气体含氧量低,所以气缸内燃烧温度降低,使得排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废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降低。现有的EGR空气混合装置包括连接到气缸上的进气管和与发动机相连的废气管,废气管插装在进气管上且与进气管相密封,这种插装结构一般有两种:一是废气管的插入部分较短或者与进气管的内壁齐平,这样容易导致进气管中新鲜空气与废气管中的废气形成涡流,不利于新鲜空气与废气的充分混合,进而影响气缸的工作;二是废气管的插入部分沿进气管的进气方向形成弯管,废气管端部出气口的朝向与进气管的进气方向相同,这种结构不但复杂,而且安装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能使废气与新鲜空气充分混合的EGR空气混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一种EGR空气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废气管,废气管的端部插装在进气管上,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废气管包括连接段和插入段,连接段密封安装在进气管上,插入段伸入至进气管的内腔中,插入段上设有连通废气管内腔与进气管内腔的开口,开口的朝向与进气管中的进气方向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废气管包括连接段和插入段,连接段通过法兰盘密封安装在进气管上,插入段伸入至进气管的内腔中,插入段上设有连通废气管内腔和进气管内腔的开口,开口的朝向与进气管中的进气方向相同,废气从废气管的开口进入进气管,废气流的方向与从进气管中进入的新鲜空气流的方向一致,这样两股气流不至于形成涡流,有利于废气和新鲜空气的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
所述开口的几何形状包含有多种,可以是自插入段中后部延伸至端部的斜切口,也可以是自插入段中后部延伸至端部的弧形切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EGR空气混合装置,包括进气管1和废气管2,废气管2的端部插装在进气管1上,废气管2包括连接段2-2和插入段2-1,连接段2-2通过法兰盘密封安装在进气管1上,连接段2-2与法兰盘螺纹连接,插入段2-1伸入至进气管1的内腔中,插入段2-1上设有连通废气管2内腔和进气管1内腔的开口3,开口3的朝向与进气管1中的进气方向相同,开口3为自插入段2-1中后部延伸至端部的弧形切口。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废气管2分为连接段2-2和插入段2-1分别制作加工,配装前,将插入段2-1水平焊接在连接段2-2的前部即可;也可以整体制作,即将连接段2-2的前端加长形成插入段2-1,并将其端部切割成开口3。图2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其结构的不同点在于开口3为自插入段2-1中后部延伸至端部的斜切口。开口3的几何形状有多种,几何形状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废气管2为发动机的排气管的支管,废气管2中的废气流经过冷却器等设备(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流入进气管1,附图示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废气流遇到新鲜空气流时,不会出现涡流,便于两者的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0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