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超声抽注辅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1270.5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牛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卫东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B10/02;A61B8/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超声 辅助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介入超声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介入超声抽注辅助器。
二、背景技术:
介入性超声是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介入性超声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对各脏器病变进行穿刺活检、治疗的先进诊疗技术,其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引导和监护下显示病灶,这样能避免大血管、邻近脏器的损伤,十分安全。这个特点也是介入超声最具优势的地方,无论多大的囊肿、血肿、脓肿,还是肿瘤,病人都无须感受剖腹手术的痛苦,可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但是日常介入性超声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经常遇到治疗某囊肿时,由于囊肿内液体黏稠,难以用注射器痛快地将其抽出,超声医生往往花较长时间、费较大力气才能将液体抽尽;二是还会经常遇到硬化治疗实性肿块时,注射器内的治疗液体难以注入肿块内部的问题,也是费时费力。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介入超声抽注辅助器,可以方便地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或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实性肿块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主要由支架、针管固定体、注射器栓固定体和驱动器组成,所述的针管固定体设在针管的外端,注射器栓固定体设在注射器栓的最外端,支架的一端固定在针管固定体上,另一端远离针管组成矩形支架,驱动器设在支架的远端外侧,通过运动杆连接注射器栓。
上述的驱动器的外侧设有旋转手柄,用于带动运动杆前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地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或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实性肿块内,避免了液体由于黏稠,难以用注射器痛快地将其抽出的问题,也解决了难以注入肿块的问题,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针头1、针管2、注射器栓3、支架4、针管固定体5、注射器栓固定体6、驱动器7、运动杆8和旋转手柄9。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描述:
主要由针头1、针管2、注射器栓3、支架4、针管固定体5、注射器栓固定体6、驱动器7、运动杆8和旋转手柄9组成,所述的针管固定体5设在针管的外端,注射器栓固定体6设在注射器栓3的最外端,支架4的一端固定在针管固定体5上,另一端远离针管组成矩形支架,驱动器7设在支架4的远端外侧,通过运动杆8连接注射器栓3,驱动器7的外侧设有旋转手柄9,用于带动运动杆前后运动,可将注射器栓轻松自如的作前后运动,从而达到将囊肿内部的液体抽出或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肿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卫东,未经牛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