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1509.9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33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曲天智;肖宝贵;李政;刘庆华;马晓东;陈宝宗;谢波;许岩;张建鹏;王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6 | 分类号: | E21F13/06;B65G19/04;B65G19/18;B65G19/20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军 |
地址: | 273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综采刮板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综采设备刮板输送机,特别是一种适合于沿顶掘底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的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它尤其适合块度较大的块煤、含硫化铁结核和/或硬夹矸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使用。
背景技术
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采高小、配套设备多、过人空间小。传统薄煤层综采面的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高于中部槽,机头、机尾的中板是向上翘的,安装在该处的采煤机牵引装置也要升高一定高度。采煤机运行到机头、尾部时,机身会升高,采煤机摇臂下摆角也会变化,从而引起采煤机在该段的截割深度变化。使采煤机截割在回采工作面两端产生残留三角煤和装不上煤的问题。此外,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下链道存在拉回头煤问题,对于薄煤层的影响更显著,尤其对于封底式刮板输送机该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薄煤层采煤机机身矮、滚筒直径小,造成薄煤层开采时采煤机滚筒装煤效果差,位于工作面两端的原煤被切割下来后不能装入刮板输送机及时运走。采煤机下一次切割至该位置时常将该处的浮煤推至巷道,无法回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薄煤层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上翘使采煤机不能割工作面两端三角煤、以及下链道存在拉回头煤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它能使薄煤层采煤机在回采工作面两端割煤、不留三角煤,下链道不拉回头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由机头、机尾、中部槽、刮板链等组成。其机头、机尾的中板呈水平布置,与中部槽的中板的夹角0+6度~0-20度、处于同一高度。机头、机尾的刮板运行的下链道是反曲线形。机头、机尾底部分别有调整机头、机尾高度的可升降垫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分别有清理机头、机尾落煤的机头溜煤装置、机尾回收装置。其刮板链采用准中双链刮板链、即宽链距的中双链刮板链。机头、机尾的可升降垫架由垫架摆动体、外箱体、内箱体和升降机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能解决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两端不留三角煤的问题,且保证机头卸载处有良好的过煤空间。
②能解决下链道拉回头煤的问题。
③机头、机尾的可升降垫架,可随时调整机头、机尾的高度,提高刮板输送机对巷道或/和工作面底板起伏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能解决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滚筒装煤效果差的问题,使综采工作面两端的浮煤得到回收和清理。
⑤宽链距的刮板链可加大链条间距,允许更大块度的煤矸通过采煤机底托架。后两点特别适合块度较大的块煤、含硫化铁结核和/或硬夹矸薄煤层综采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主、俯视图。
图3、4是机头溜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俯视图。
图5、6是机尾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俯视图。
图7是准中双链刮板链位于中部槽内的横断面图。
图8、9是可升降垫架的结构示意图主、侧视图。
图中:1-机头、2-机头可升降垫架、3-机头段上链道、4-机头段下链道、5-采煤机、6-输送机中部槽、7-铲煤板或铲板、8-采煤机牵引机构、9-机尾下链道、10-机尾上链道、11-机尾可升降垫架、12-机尾、13-运巷或运输巷、14-转载机、15-机头固定挡板、16-液压油缸、17-机头伸缩挡板、18-联接部件、19-工作面、20-机尾伸缩弯板、21-机尾伸缩挡板、22-二级伸缩机构的液压油缸、23-一级伸缩机构的液压油缸、24-机尾固定挡板、25-风巷或回风巷、26-联接部件、27-滚筒、28-圆环链或链条、29和30-过煤空间I和II、31-采煤机底托架、32-垫架摆动体、33-垫架外箱体、34-垫架内箱体、35-液压升降机构、M-双链中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示出本实用新型薄煤层综采刮板输送机的组成。它是一种机头、机尾中板平直布置的刮板输送机,主要由机头1、机尾12、中部槽6、刮板链等构成。
1.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的中板平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1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隧道自动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钢结构防屈曲耗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