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2948.1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1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燕;朱宜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春燕 |
主分类号: | A61M5/40 | 分类号: | A61M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输液报警器。
背景技术
病人输液时,需要家属看护或医护人员巡视。在输液完毕后,需要及时地发现,并将输液器针头取下;由于输液时间一般较长,这不仅增加了陪护家属的的疲劳程度,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负担。假如输液完毕后不及时地取下输液针头,会导致血液回流,以致空气直接从输液器内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一种输液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报警器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报警器的结构包括U形管和蜂鸣器;U形管左端顶部设置有针头,右端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高于输液瓶内液面的高度,空气过滤器下方设置有浮子,浮子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极,固定电极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相连接。
固定电极与U形管左端顶部的针头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蜂鸣器由电池供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在病人输液完毕时可以自动报警,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解决了因疏忽而未及时取下针头导致空气感染情况的发生,既降低了看护家属的劳动强度,又减小了医护人员的负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减小了费用支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输液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输液瓶,2、输液管,3、针头,4、U形管,5、蜂鸣器,6、导线,7、电池,8、固定电极,9、浮子,10、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报警器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该报警器的结构由U形管4和蜂鸣器5组成;U形管4左端顶部设置有针头3,右端顶部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0,空气过滤器10高于输液瓶1内液面的高度,空气过滤器10下方设置有浮子9,浮子9下方设置有固定电极8,固定电极8通过导线6与蜂鸣器5相连接;固定电极8与U形管4左端顶部的针头3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蜂鸣器5由电池7供能。
实施例:病人输液时,将U形管4左端顶部的针头3插入输液瓶1内,使针头3顶部与输液管2顶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输液瓶1内的液体进入U形管4,U形管4内的气体由空气过滤器10排出,此时U形管4内液体与输液瓶1内液体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浮子9漂浮在液体上部;随输液过程的进行,液面逐渐下降,外部空气由空气过滤器10进入U形管4,浮子9随液面下降,当输液瓶1内液体下降到输液管2顶部时,浮子9与下端的固定电极8相接触,此时电路接通,蜂鸣器5发出声响。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春燕,未经姚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2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熔融还原炼铁炉用氧气风口
- 下一篇:一种光控安全型发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