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水塔余热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3319.0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贵;刁建民;马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大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12 | 分类号: | C11B3/12;C10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山东省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工艺中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以酸化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酸化油加温进行脱水,只有这一工序脱水彻底才能有利于下一步合成反应的进行,所以要将酸化油加温到150℃以上,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要将常温下的酸化油直接加热到150℃,这需要很多的热量和时间,而脱除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直接排空,下一工序所用的原料无需这么高的温度,所以造成了热量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制备生物柴油工艺中,酸化油加温脱水工序中存在的余热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利用装置,该余热利用装置与脱水塔构成一体,回收利用脱水塔出来的高温水蒸汽和原料,来对后序进入脱水塔的原料进行预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脱水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脱水塔、导热油箱、换热器A、换热器B、管道,所述脱水塔的上部通过管道a与换热器A相联,所述脱水塔的下部通过管道b与换热器B相联,所述换热器A与换热器B通过管道c相联,所述换热器B通过管道d与导热油箱相联,所述导热油箱通过管道e与脱水塔相联,所述换热器A上设有原料进口和排空口,所述换热器B上设有原料出口,与下一道工序相接。
工作时,从脱水塔出来的高温水蒸汽经过管道a进入换热器A,与刚进入换热器A中的未脱水的原料进行换热,水蒸汽经换热后排空空;已经预热的原料又经过管道c进入换热器B;从脱水塔出来的已脱水的高温原料经过管道b进入换热器B,继续对来自换热器A的已经预热的原料进行换热,高温原料经过换热降温后从原料出口进入下一道工序,已预热未脱水的原料经过管道d、管道e进入脱水塔脱水,继续循环这一工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脱水塔上配套设置了两个换热器,从脱水塔出来的高温水蒸汽与高温原料,分别在两个换热器中对后序进入脱水塔的原料进行预热,这样既利用余热为原料升了温,又降低了脱水后原料的温度,并降低了这一工序所用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中:1、脱水塔 2、导热油箱 3、换热器A 4、换热器B 5、原料进口 6、排空口 7、原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脱水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脱水塔1、导热油箱2、换热器A、换热器B、管道,脱水塔1的上部通过管道a与换热器A相联,脱水塔2的下部通过管道b与换热器B相联,换热器A与换热器B通过管道c相联,换热器B通过管道d与导热油箱相联,导热油箱通过管道e与脱水塔相联,换热器A上设有原料进口5和排空口6,换热器B上设有原料出口7,与下一道工序相接。
工作时,从脱水塔1出来的高温水蒸汽经过管道a进入换热器A,与刚进入换热器A中的未脱水的原料进行换热,水蒸汽经换热后从排空口6排空;已经预热的原料又经过管道c进入换热器B;从脱水塔出来的已脱水的高温原料经过管道b进入换热器B,继续对来自换热器A的已经预热的原料进行换热,高温原料经过换热降温后从原料出口7进入下一道工序,已预热未脱水的原料经过管道d、管道e进入脱水塔1脱水,继续循环这一工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大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大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3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粉刷压线条
- 下一篇:脱硫、脱硝含氟和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