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3396.6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一;宋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恩华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1334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车厢。
(二)背景技术
因为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火车运来的煤炭还在用人工来卸车,而且,目前的汽车侧翻自卸车是采用翻斗的方法进行卸货的。因为翻斗卸货是以卸货方向车斗的底边为轴,另一边高高托起才能将货物卸下,货物虽然卸下来了,但后果是很不好的。因为在卸货过程中,下滑的货物就像“泥石流”一样将卸货车辆的车轮自身掩埋,这就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无法自拔,而且还有一种缺点是:传统侧翻自卸车是以卸货方向的底边为轴,在卸货的过程中,车辆偏重的想象很严重,而且因车长货重,1-2个举重钢是无法完成托举的任务的,因为一个物体从下往上托举起时,百吨的重量就得用百吨的力量才能举起,所以必须几个举重钢才能完成翻斗任务。举重钢的成本很高,而且还得加大发动机的油门。该实用新型采用了正确合理的物理原理,既可以用电又可以用手带动一个几吨重的“滑轮组”就能将几十吨的货物轻而易举的卸下,而且卸下的货物又远,车辆还不产生偏重现象。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卸货方便的车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厢,包括吊厢架、车厢体、夹层和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体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配合的锁卡,箱底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配套的锁轴套,箱底上设置有锁槽,所述的吊箱架为倒置的龙门形状,其下端设置有用来连接前后两侧立柱的底盘,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滑道,立柱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
本实用新型更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车厢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吊箱架上设置有与吊耳相匹配的吊耳轴头。
所述的锁轴为不同直径的轴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箱底下面设置有与吊箱架上的滑道相对应的滑槽。
所述的箱底上设置有用来防止车厢脱离箱底的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置有用来防止夹层脱离的防脱夹。所述的车厢体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吊箱架上设置有与吊耳相匹配的吊耳轴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该实用新型组装完后是一个整体,只需将原始运输车厢的厢板拆掉,再将该实用新型吊装在该车的车体上,焊接在一起就可以了。虽然该实用新型使用的钢材很多,但是可以回收大量的钢材。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箱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卸货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运动示意图。
图中,1箱底,2滑槽,3锁轴套,4锁轴,5防脱夹,6挡板,7锁槽,8吊耳,9锁卡,10夹层,11立柱,12横梁,13滑道,14吊耳轴头,15滑轮组,16车厢体,17吊箱架。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吊厢架17、车
厢体16、夹层10和箱底1,所述的车厢体16低端左右两侧设置有用来与箱底1配合的锁卡9,箱底1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锁卡9配套的锁轴套3,箱底上设置有锁槽7,所述的吊箱架17为倒置的龙门形状,其下端设置有用来连接前后两侧立柱11的底盘,底盘上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滑道13,立柱11的两侧设置有滑轮组15。所述的车厢体16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8,吊箱架17上设置有与吊耳8相匹配的吊耳轴头14。所述的锁轴4为不同直径的轴交替连接而成;所述的箱底下面设置有与吊箱架17上的滑道相对应的滑槽2。所述的箱底上设置有用来防止车厢脱离箱底的挡板6;所述的挡板6上设置有用来防止夹层脱离的防脱夹5。所述的车厢体16前后两侧设置有吊耳8,吊箱架17上设置有与吊耳8相匹配的吊耳轴头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恩华,未经宋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3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