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管插入导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3547.8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3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民;陈岩;刘珂;黄艳红;徐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民 |
主分类号: | A61M39/00 | 分类号: | A61M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3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胃管插入导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工作者为患者放置胃管主要是将质地柔软的胃管经鼻腔进入口腔再经食道进入胃腔,从口腔到食道口这一段是胃管放置的难点。由于口腔内部解剖结构复杂,再加上胃管质地柔软,故难以按照预定方向进入食道,大多数情况下胃管在口腔内盘旋而难以进入。在临床上对清醒合作患者还可以通过患者主动配合做吞咽动作将胃管吞入食道,最后进入胃腔。然而昏迷或镇静无意识患者以及已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或麻醉患者,胃管经鼻腔进入食道却是一个难题,现在主要是采用导丝以增强胃管韧性,希望强行进入食道。但在临床中发现,对于已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此方法有时候仍然难以送入食道;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喉镜在明视下用插管钳钳夹胃管头送入食道,但由于气管导管已经占据口腔一部分空间,操作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对口腔等粘膜组织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临床中便于胃管置入的胃管插入导向器,以提高胃管置入尤其是困难胃管置入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胃管插入导向器由导管和翼片组成,导管外壁设有刻度标记,外形具有与鼻咽口腔解剖的生理弧度,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匹配,管壁轴向开有缝口,在导管末端与缝口相对处设有翼片。
使用时,先将导管从患者鼻腔或口腔插入,由于导管质地较硬,因此插入并无障碍,于是在鼻腔与食道之间建立了一个人工通道,然后将柔性胃管从导管内插入食道直至胃腔,当胃管进入胃腔的相关部位后,捏住胃管将导管沿胃管退出,在退出过程中将胃管从导管上面的轴向缝口中拉出,使导管与胃管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在鼻腔与食道之间建立一个人工通道,柔性胃管经过此通道后能顺利进入食道并进入胃腔,可大大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特别适合于昏迷、镇静等无意识患者和已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胃管插入导向器由导管1和翼片2组成,导管1外壁设有刻度标记,外形具有与鼻咽口腔解剖的生理弧度,内径与胃管外径相匹配,管壁轴向开有缝口3;在导管1末端与缝口3相对处设有翼片2。导管1可采用具有一定柔性且质地较胃管硬的医用材料制成,例如选择常用的聚氯乙烯(PVC)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民,未经王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35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