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掘机小臂油缸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3946.4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培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隆源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E02F9/22;E02F3/36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200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小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高压油缸,具体涉及到20T挖掘机小臂油缸。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挖掘机使用频率高、运行速度快、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等工况特点;挖掘机小臂油缸安装在单臂的中间,特殊的位置,设计成两末端都具有缓冲功能;又因为特殊的工况,会造成密封件不经久耐用,高温、高压下泄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出了能耐高温、高压、高频率、耐长久性的密封结构,设计开发出了两末端带有缓冲功能的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尘圈、活塞杆密封圈、缓冲环在导向套内表面的沟槽内,防污环、抗磨环、滑动密封在活塞外表面的沟槽内;在缸筒的一端设有导向套,另一端设有缸底,油管的一端与缸筒一端相连,油口在缸底法兰处,活塞杆通过导向套套合在缸筒内;在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活塞,在活塞的一侧与其相邻处套合在活塞杆长端有一浮动缓冲套,浮动缓冲套为一内壁为圆柱形、外壁带有三个斜扁的结构,在活塞杆尾端浮动一缓冲杆,与缸底中的孔相配合,缓冲调节阀在缸底内部,导向套通过法兰连接在缸筒的一端,在导向套中设有与油管相通的油道。
当油缸外伸或回缩时,导向套处两重唇形密封圈配合,将高温、高压油液密封在缸体内,防止外泄;双唇防尘圈防止外部的粉尘、污物、沙粒及金属屑的进入,面向介质的唇口揩除油膜;活塞处采用由聚四氟乙烯树脂构成的组合密封,有较低的滑动阻力,能适用油缸迅速的往复直线运动。
当油缸外伸运行进入缓冲区域时,其中主油路被缓冲套堵塞不回油,油只能从导向套侧面的小孔和导向套与缓冲套的间隙回油,使回油量逐渐减小,从而达到缓冲效果,平缓降低速度。
当油缸回缩运行进入缓冲区域时,其中主油路被缓冲杆堵塞不回油,油只能从缸底侧面的油路通过缓冲调节阀回油,使回油量逐渐减小,平缓降低速度。
这种实用新型采用浮动缓冲结构和新型密封结构,能适应挖掘机恶劣的作业特点。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活塞杆、2防尘圈、3活塞杆密封圈、4缓冲环、5导向套、6缸筒、7油管、8油口、9浮动缓冲套、10滑动密封、11抗磨环、12防污环、13活塞、14缸底、15浮动缓冲杆、16缓冲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1活塞杆、2防尘圈、3活塞杆密封圈、4缓冲环、5导向套、6缸筒、7油管、8油口、9浮动缓冲套、10滑动密封、11抗磨环、12防污环、13活塞、14缸底、。15浮动缓冲杆、16缓冲调节阀。
防尘圈2、活塞杆密封圈3、缓冲环4在导向套5内表面的沟槽内;防污环12、抗磨环11、滑动密封10在活塞13外表面的沟槽内;在缸筒6的一端设有导向套5,另一端设有缸底14,油管7的一端与缸筒一端相连,油口8在缸底法兰处,活塞杆1通过导向套5套合在缸筒6内;在活塞杆1的一端设有活塞13,在活塞13的一侧与其相邻处套合在活塞杆1长端有一浮动缓冲套9,浮动缓冲套9为一内壁为圆柱形,外壁带有三个斜扁,在活塞杆1尾端浮动一缓冲杆15,与缸底14孔相配合,缓冲调节阀16在缸底内部,导向套5通过法兰连接在缸筒6的一端,在导向套5中设有与油管7相通的油道。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当油缸活塞杆1外伸,油液推动活塞13前进,活塞处由PTFE制成的防污环12有浸没杂质的功能,防止油缸内的油因混有外界物质而引起密封件的损坏,确保密封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抗磨环11具有很高的耐压承载能力,可以消除活塞13与缸筒6之间的所有的金属对金属接触,提供高的侧向承载能力,吸收冲击,增加接触面积,避免划伤缸体;新型的滑动组合密封10耐冲击负荷,摩擦阻力低,安装简单,由于其密封圈特殊的材料性能,故在高压和大间隙下均有较强的的抗挤压能力,工作压力高达5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隆源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隆源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3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