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吸痰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4275.3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青;刘永芳;林鹿;于红;王美玲;张桂英;潘燕丽;徐惠丽;董盛;李惠君;刘英;周杰;张凤;刘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晓青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吸痰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用医疗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式吸痰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护士给危重病人吸痰时,要准备一开启的无菌生理盐水,然后将中心吸引器连接吸痰管,带上一次性乳胶手套,试通畅后,才能开始吸痰。吸痰完毕,用生理盐水冲管,分离一次性吸痰管,摘下手套,放入医用垃圾袋内,中心吸引器管道浸泡消毒晾干后末端用无菌纱布包好备用,纱布定期更换。该操作过程繁琐,存在很多缺点:其一,开启的生理盐水瓶放在床头桌上,由于台面有限,各种吸痰用品无固定存放位置,摆放凌乱,不利于抢救操作;其二,使用过程中,吸痰瓶、管道、垃圾桶无法稳妥固定,不利于无菌操作。其三,纱布包裹吸痰管末端,操作繁琐,定期更换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解决物品摆放凌乱,利于抢救操作,同时可以稳妥固定吸引器瓶、垃圾桶、吸痰管道,能够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的可移动式吸痰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吸痰车,设有左右两个车体支架,两个车体支架下端与底座支杆相固定,底座支杆上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车轮,车体支架上端固定有操作台面,操作台面下端设有抽屉,两个车体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吸痰器及垃圾桶,操作台面的前侧部加工有三个凹槽,操作台面的后部位置上固定有瓶托,操作台面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解决物品摆放凌乱,利于抢救操作,同时可以稳妥固定吸引器瓶、垃圾桶、吸痰管道,能够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槽,2.操作台面,3.瓶托,4.试管,5.车体支架,6.垃圾桶,7,底座支杆,8.车轮,9.吸痰器,10.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设有左右两个车体支架5,两个车体支架5下端与底座支杆7相固定,底座支杆7上安装有带刹车装置的车轮8,车体支架5上端固定有操作台面2,操作台面2呈长方形,操作台面2下端设有抽屉10,抽屉10内有隔断,用于盛放一次性吸痰管和一次性乳胶手套。两个车体支架5上各设有一个圆形的不锈钢支架,可以旋转移动,两个不锈钢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吸痰器9及垃圾桶6,操作台面2的前侧部加工有三个凹槽1,三个凹槽1用以放置盛放无菌生理盐水和含氯消毒液的不锈钢杯,不锈钢杯要求带盖,盖与杯体相连。操作台面2的后部位置上固定有瓶托3,瓶托3内放置有用于盛放快速手消毒剂的消毒瓶,操作台面2的前端及后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挂钩,分别用以挂放吸痰管道及无菌塑料试管4,吸痰管道末端插入该试管4内,试管4可以反复浸泡消毒。吸痰车推到床边合适位置后,踩下刹车装置即可定位吸痰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护士备齐用品后将吸痰车推至床旁,踩下刹车装置,固定于合适位置,垃圾桶6上套黄色塑料袋置于支架上,三个凹槽1内的三个不锈钢杯分别盛放无菌生理盐水、含氯消毒液,用于吸痰前后的冲管和浸泡消毒。打开生理盐水杯盖,连接好中心吸引装置,吸痰器9置于支架上固定,从抽屉10中取出手套戴上,连接吸痰管,抽吸一杯内的生理盐水,试通畅后,开时吸痰。吸痰完毕,打开消毒液杯盖,抽吸消毒液,进行管道消毒,然后再用另外一杯内的生理盐水冲管,分离吸痰管,放入垃圾桶6内。吸痰管道盘曲后固定在挂钩上,末端插入浸泡消毒后的无菌塑料试管4内保存,撤下手套放入垃圾桶6内。护士用位于瓶托3的消毒瓶内的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操作中吸痰器9、垃圾桶6可根据需要调换或改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晓青,未经段晓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