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4867.5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真真;孔祥桓;祝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2 | 分类号: | B62D2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的连接,其连接在副车架上的上连接件与连接在底盘车架大梁上的下连接件两者之间的连接处,是直接通过普通螺栓连接的,其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之间没有位移空间。这样的刚性连接方式,使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之间没有位移空间,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所承受的应力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所述连接处承受冲击和剪切应力的能力很差,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副车架的塑性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其可在副车架受到较大冲击时产生位移空间,减小副车架所受应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架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件以及一个下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凸台;下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与凸台相匹配的凹槽;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
上连接件为带有凸台的板料与槽型折弯件的焊接件;上连接件与副车架在纵向垂直面上通过焊接相连接。
所述下连接件为带有凹槽的板料与槽型折弯件的焊接件;下连接件与底盘车架大梁在纵向垂直面上通过3个连接螺栓相连接。
螺栓与螺母、弹簧垫圈配合使用,将上连接件与该下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其凸台与凹槽形成止推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之间的连接装置时,可以实现副车架与底盘车架大梁之间稳定连接,并且在承受冲击载荷较大时,上、下连接件之间所形成的止推卡槽又可产生纵向上一定范围的相对位移,减小副车架所受应力,进而提高副车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副车架,2、上连接件,21、凸台,3、下连接件,31、凹槽,4、底盘车架大梁,5、螺栓,6、弹簧垫圈,7、螺母,8、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在图1和图2中,副车架1通过上连接件2和下连接件3与底盘车架大梁4接成一体,构成副车架1与底盘车架大梁4之间的连接装置。该副车架包括罐式车、搅拌车等不具备举升功能装置的副车架,该副车架的结构形式为矩形管或L型板料折弯件。上连接件2为带有凸台21的板料与槽型折弯件的焊接件,下连接件3为带有凹槽31的板料与槽型折弯件的焊接件。上连接件2与副车架在纵向垂直面上通过焊接相连接,下连接件3与底盘车架大梁在纵向垂直面上通过3个连接螺栓8相连接。上连接件2与下连接件3之间的横向水平面间则通过2个螺栓5相连接,螺栓5与螺母7、弹簧垫圈6配合使用,在其对应部位,凸台21与凹槽31形成止推卡槽。在承受冲击载荷较大时,副车架1及上连接件2会相对底盘车架大梁4产生相对位移,此时凸台21的侧表面与凹槽31的相对内表面接触,承受一定应力,由此在保证副车架1与底盘车架大梁4连接可靠的同时使整个上装部分与底盘之间又有一定的位移空间,从而减少上装和副车架受到的应力值,以提高副车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8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