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结核菌检测的漩涡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4944.7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1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姜理云;朱利;朱正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理云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结核菌 检测 漩涡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结核菌检测的漩涡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结核病菌检测样品前处理方法,通常使用漩涡混合器,其是由壳体、振动电机和试管垫片定时器组成,壳体内设有振动电机,试管垫片套装在壳体外端的电机轴轴端,振动电机为可调速电机,振动与旋涡混合,可调速控制,能从低速振动到高速漩涡混合,医生在使用时,将装有内毒素检测试剂的配氧管放置在试管垫片上,用手掌按压配氧管,打开开关,使配氧管内的检测样品震动并产生漩涡,样品超声提取10min后需要经过10min漩涡混匀处理,其不足是:结构不合理、操作过程中始终用手按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结核菌检测的漩涡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结核菌检测的漩涡混合器,是由壳体、振动电机和试管垫片组成,壳体内设有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设有试管盒,试管盒是由带盒盖的盒体构成,盒盖一端与盒体相铰接,另一端经锁扣与盒体固定,盒体内设有可套装试管的夹持板,试管盒底面与电机轴轴端固定连接,试管盒内底面设有试管垫片。
本实用新型中的盒盖内面设有弹性垫片,以利于固定配氧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板上设有一个以上与配氧管相配合的孔,以利于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生将配氧管放置在盒体内的夹持板的空隙中,可放置多个配氧管,用盒盖盖住盒体,使盒盖内面的弹性垫片接触配氧管顶部,打开开关,使配氧管随着电机的振动和漩涡将检测样品混匀。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使用方便、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试管盒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去掉盒盖)。
附图标记:壳体1、弹性垫片2、试管垫片3、电机轴4、试管盒5、盒盖6、盒体7、夹持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结核菌检测的漩涡混合器,是由壳体1、振动电机和试管垫片3组成,壳体1内设有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设有试管盒5,试管盒可以是方形的,也可以是圆柱形的,试管盒5是由带盒盖6的盒体7构成,盒盖6一端与盒体7相铰接,另一端经锁扣与盒体7固定,盒体7内设有可套装配氧管的夹持板8,试管盒5底面与电机轴4轴端固定连接,试管盒5内底面设有试管垫片3。本实用新型中的盒盖6内面设有弹性垫片2,以利于固定配氧管。本实用新型夹持板8上设有一个以上与配氧管相配合的孔,以利于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生将配氧管放置在盒体7内的夹持板8的空隙中,可放置多个配氧管,用盒盖6盖住盒体7,使盒盖6内面的弹性垫片2接触配氧管顶部,打开开关,使配氧管随着电机的振动和漩涡将检测样品混匀。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使用方便、降低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理云,未经姜理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4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耐磨磨辊
- 下一篇: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冷凝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