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5450.0 | 申请日: | 200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26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丽霞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抢救 作用 人工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现场抢救呼吸骤停患者一般采用鼻孔内插管供氧气的方法,在室外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是现场实施抢救危重病人,使患者尽快复苏的重要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使用各自独立的医疗器械,医生在进行抢救时需要分别携带不同医疗用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目前,将两种抢救方式所使用的医疗用具集中在一起使用的医疗器械还很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又可以通过加压来提供氧气的双作用人工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发明目的:一种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包括吹气囊、进气管及固定在进气管上的面罩,其中,所述吹气囊通过气室控制阀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所述气室控制阀的前端还连接有人工呼吸管,所述气室控制阀内部有活塞、弹簧部分及两个挡板,所述活塞通过弹簧部分固定连接在气室控制阀的后端,所述两个挡板分别对称固定在气室控制阀的两个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此抢救用双作用人工呼吸器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构思巧妙新颖,一器两用,即可以用来进行人工呼吸,也可以采用加压充气来抢救病人生命,且结构简单,方便医生携带,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吹气囊1、进气管2、面罩3、气室控制阀4、人工呼吸管5、活塞6、弹簧部分7及两个挡板8。所述进气囊1通过气室控制阀4和进气管2相连接,所述进气管2上固定有面罩3,所述气室控制阀4的前端连接有人工呼吸管5,所述气室控制阀4内部有活塞6、弹簧部分7及两个挡板8,所述活塞6通过弹簧部分7固定连接在气室控制阀4的后端,所述两个挡板8分别对称固定在气室控制阀4的两个侧壁上。
使用此呼吸器进行加压供氧气时,进气管2插入患者口中,面罩3对面部进行密封,此时,压缩吹气囊1,吹气囊1中的空气进入气室控制阀4内,推动活塞6向前运动,此时弹簧部分7处于拉伸状态,活塞6向前运动露出进气管2的进气口,此时大量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患者口中,当停止吹气时,进入呼气状态,活塞6在弹簧部分7的拉力作用下向后运动,弹簧部分7恢复到原始状态,此时活塞6停留在进气管2的右侧,患者呼出的废气经过气室控制阀4另一端的人工呼吸管5呼出,达到帮助患者呼吸的目的。
使用此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时,医务人员口含人工呼吸管5,病人口含进气管2,用面罩3隔离进行人工呼吸,此时,活塞6由挡板8挡住,即使有气体的压力,也不会来回运动。挡板8位于吹气囊1与气室控制阀4接口位置的左侧,活塞6的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丽霞,未经孙丽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5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焊钳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辅助四爪卡盘装夹薄壁齿轮的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