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径向导流作用的粗粉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6718.2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3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武;刘志超;郭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勇 |
地址: | 250002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径向 导流 作用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径向导流作用的粗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煤粉制备系统中径向型粗粉分离器的作用机理是,含粉气流通过具有切向导流作用的叶片流道时,由于导流叶片与圆周径向有一定角度,气流便形成了切向的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较粗的煤粉颗粒被分离下来,通过回粉通道返回磨煤机内重新研磨,合格的煤粉随气流流出,从而实现对粗粉的筛选过程。应用中可以调节叶片的旋转角度来调节煤粉细度。
这种结构的缺陷在于,气流转向进入叶片流道后并没有完全按照流道形状流动。在惯性作用下部分气流转向后很快向下,脱离了叶片流道,这样叶片对气流的束缚或导向作用减弱,从而降低了对较粗颗粒的分离效果。在工程应用上,这种缺陷就表现为经过分离筛选的气流所含煤粉颗粒的粒度偏大。对于无烟煤和贫煤等一类难于研磨的物料而言,这样的分离器很难达到较小煤粉细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增强分离效果,利于安全生产的具有径向导流作用的粗粉分离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径向导流作用的粗粉分离器,它包括粗粉分离器,在其出气口处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一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下部设有径向导流板,径向导流板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连接。
所述径向导流板为一环形板,它通过径向导流板支撑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连接。
所述径向导流板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叶片下部加设一环形板,称之为径向导流板。其作用机理是,气流进入导流叶片流道后,全部的气流在叶片和径向导流板的共同作用下沿叶片流道流动,避免了下部气流向下脱离叶片流道的约束,增强了气流在分离器内的旋转效果,增强了对较粗颗粒的分离效果。能够保证获得较细的煤粉颗粒。除此之外,这种方法的另一优点在于径向导流板与内筒壁间合理的间隙还避免了颗粒在径向导流板上的积存,有利于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分离效果强,可获得较细的煤粉颗粒。
2煤粉不会在径向导流板上的积存,有利于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粗粉分离器,2.导流叶片,3.径向导流板,4.径向导流板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它包括粗粉分离器1,在其出气口处设有沿圆周方向均布的一组导流叶片2,导流叶片2下部设有径向导流板3,径向导流板3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连接。径向导流板3为一环形板,它通过径向导流板支撑4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连接。径向导流板3与粗粉分离器内筒壁间留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研究院,未经山东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7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