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测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6874.9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春;颜丙杭;闫爱东;成佳庆;潘广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青州卷烟厂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D5/1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2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故障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缆中有故障的芯线的电缆测线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缆都包含有多股芯线,在电缆的长期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外力损伤、化学腐蚀、超负荷运行、电缆接头故障、环境与温度、正常老化及自然灾害等,会使电缆中的一股或几股芯线出现故障,因此对电缆芯线进行提前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早发现芯线的轻度故障,防止最终导致整根电缆报废。但现有技术的电缆故障检测装置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缆测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缆测线装置,包括用于环绕被检测电缆的电磁传感器;信号显示单元,用于反映所述电磁传感器内变化的磁场信号,且将其转换并显示为电信号;所述电磁传感器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与第二半环体对接时形成闭环磁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分别由硅钢片叠加而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显示单元包括缠绕在所述的一个半环体上的感应线圈,以及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成封闭回路的电流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电缆测线装置中的电磁传感器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两个半环体对接时形成闭环磁路,在对被测电缆中的芯线进行故障检测时,只要将该两个半环体套在待测电缆上并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环,对某股待测的芯线通以交流电,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交流电会在电磁传感器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会在封闭的信号显示单元的感应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通过电流计显示该感应电流。由于有故障的芯线和无故障的芯线分别通以交流电时最终产生的感应电流是不同的,通过与无故障的芯线通以交流电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作比较,即可快捷地判断被测芯线是否存在故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传感器;11-第一半环体;12-第二半环体;2-信号显示单元;21-感应线圈;22-电流计;3-电缆;31-芯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电缆测线装置,包括用于环绕被检测电缆3的电磁传感器1;信号显示单元2,用于反映所述电磁传感器1内变化的磁场信号,且将其转换并显示为电信号;所述电磁传感器1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第一半环体11和第二半环体12,所述第一半环体11与第二半环体12对接时形成闭环磁路。使用时,只要将该两个半环套在待测电缆上并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环,即可进行检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所述第一半环体11和第二半环体12分别由铁损低、磁感应强度高的硅钢片叠加而成。
所述信号显示单元2包括缠绕在所述的第一半环体上11的感应线圈21,以及与所述感应线圈21连接成封闭回路的电流计22。将电流计22显示的被测芯线31通以交流电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与无故障的芯线通以交流电时产生的感应电流作比较,即可快捷地判断被测芯线31是否存在故障,使用方便。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实施方式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青州卷烟厂,未经山东中烟工业公司青州卷烟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6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标准颅脑立体定向头架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除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