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7159.7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4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向鹏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是一种分体式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插头一般是插片部分和后座通过螺丝结构连在一起,还有的插头则是插插片和后座是一体的不可分离,这样一来,虽然插头部分牢固不易断线,但是也同时暴露出很大缺点,当插头在强外力的作用下,虽然插头部分内的焊接结构不会改变,但是与插头连接的线缆(或与其连接的设备)会因为外力而损坏。从而使整条线缆和其插头(或与其连接的设备)一起更换,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插头,该分体式插头不但能避免插头内和插头外部的线缆断裂,而且该分体式插头的插入体与后座可以重新组合循环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插头,包括插入体和后座,所述插入体的底端设有上触点,所述上触点上连接有上触点连线,所述插入体的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后座的顶端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内设有与上触点对应的下触点,所述下触点上连接有下触点连线,所述凸起与凹孔相匹配;所述插入体与后座均为磁性材料制成。
为了使得上触点和下触点能更好的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插头,所述上触点与下触点的形状均为环状。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包括插入体和后座两部分,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插入体和后座会自动分离,从而降低插头内和与插头外部线缆的受力,避免插头内和插头外部的线缆断裂;(2)插入体与后座相互独立,因此插入体与后座可以重新组合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触点连线,2、插入体,3、上触点,4、下触点,5、后座,6、凸起,7、凹孔,8、下触点连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插头,包括插入体2和后座5,所述插入体2的底端设有上触点3,所述上触点3上连接有上触点连线1,所述插入体2的底部设有凸起6;所述后座5的顶端设有凹孔7,所述凹孔7内设有与上触点3对应的下触点4,所述下触点4上连接有下触点连线8,所述凸起6与凹孔7相匹配;所述插入体2与后座5均为磁性材料制成。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插头,所述上触点3与下触点4的形状均为环状。
具体使用的时候,插入体2与设备连接,后座5与线缆连接或者与其他母座连接,插入体2与后座5由于均为磁性材料制成,因此,在磁力的作用下,插入体2上的凸起6与后座5上的凹孔7相匹配并紧紧吸合在一起,从而使得上接触点3与下接触点4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插头,包括插入体2和后座5两部分,在受到外力的时候,插入体2和后座5会自动分离,从而降低插头内和与插头外部线缆的受力,避免插头内和插头外部的线缆断裂。
另外,由于插入体2与后座5相互独立,因此插入体2与后座5可以重新组合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插头,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如作为DC插头、音叉插头、耳机插头、耳机插针、音视频插头和手机插头,并且可根据不同功能插头增加或减少环形触点,有效解决功能性的扩展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向鹏,未经孙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7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插座
- 下一篇:一种高效耐蚀轻质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