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井用安全环保灌泥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101.4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单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素华 |
主分类号: | E21B33/14 | 分类号: | E21B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00山东省东营市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安全 环保 泥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是一种钻井工具,具体地说是在钻井施工过程中,下套管作业时,需要向套管内灌入钻井液的一种安全灌泥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下套管作业中灌泥浆的方法是:利用泥浆泵,将循环罐中的泥浆通过泥浆管线传送,直接泵入套管内。灌泥浆管线与套管的连接是将灌泥浆管线直接放入套管内,固定方法是用绳索捆牢。其缺点是,若固定不牢固或灌泥浆压力偏大,有压力的泥浆会将管线憋开,导致泥浆喷洒,弄脏钻台上的设备和工具,有时还会伤人,既不经济、环保,又无安全保障,不利于下套管作业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经济、环保、安全地向套管内灌入泥浆的装置;有利于下套管作业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灌泥浆装置,其结构是由循环接头主体、灌泥浆管线、泥浆返出口、泥浆导流软管、防震压力表组成,防震压力表和泥浆返出口设置在循环接头主体的上端,泥浆返出口的上端通过由壬连接有泥浆导流软管,循环接头主体侧面水平设置有灌泥浆口,灌泥浆口穿过循环接头主体与垂直设置的灌泥浆管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该灌泥浆装置最大优点是:操作使用方便,实现了全自动灌泥浆,改变了过去灌泥浆时,需要工人在井口手动操作,既费时又费力。还能自动回收多余的泥浆,使井口、封井器主体卫生、清洁;改变了过去经常会造成泥浆从灌泥浆管线内溢出,弄脏井口和钻台面,造成施工不便。该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灌泥浆作业时能够经济、环保地施工作业,安全性高,操作灵活方便,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伤事故,适用各种井别的下套管灌泥浆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钻井用安全环保灌泥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循环接头主体1、灌泥浆管线2、灌泥浆入口3、泥浆返出口4、泥浆导流软管5、防震压力表6、螺纹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环保灌泥浆装置,其结构是由循环接头主体1、灌泥浆管线2、泥浆返出口4、泥浆导流软管5、防震压力表6组成,防震压力表6和泥浆返出口4设置在循环接头主体1的上端,泥浆返出口4的上端通过由壬连接有泥浆导流软管5,循环接头主体1侧面水平设置有灌泥浆口3,灌泥浆口3穿过循环接头主体1与垂直设置的灌泥浆管线2连接。
循环接头主体1的下端开口,底部外圆加工有螺纹7。
防震压力表6和泥浆返出口4与循环接头主体1内腔相通。
实施例
该灌泥浆装置应用时,下端螺纹与井口套管连接,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侧面的灌泥浆口与水龙带连接,连接方式是由壬连接;上端的导流口与泥浆导流软管连接,连接方式是由壬连接。其工作原理是灌入的泥浆由灌泥浆入口进入,经灌泥浆管线,从管线下口进入套管串内,因进入泥浆而排除的气体或多余的泥浆由灌泥浆装置上端的泥浆导流口流出,经导流管线返回到井眼环空内。
该灌泥浆装置最大优点是操作使用方便,实现了全自动灌泥浆,改变了过去灌泥浆时,需要工人在井口手动操作,既费时又费力。还能自动回收多余的泥浆,使井口、封井器主体卫生、清洁;改变了过去经常会造成泥浆从灌泥浆管线内溢出,弄脏井口和钻台面,造成施工不便。该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灌泥浆作业时能够经济、环保地施工作业,安全性高,操作灵活方便,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伤事故,适用各种井别的下套管灌泥浆作业。
在钻井施工中,用于下套管中途、向套管内灌泥浆,以平衡套管串内外压差,确保套管正常顺利下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素华,未经单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池塘水系杀菌增氧内循环自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贴花抗菌陶瓷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