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197.4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兖煤凯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4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焦 炉干法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装煤焦炉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焦炉出焦除尘系统大部分采用地面站形式的烟气净化技术。这种除尘技术和所采用的除尘设备能很好的捕集焦炉所产生的大量高湿烟气,导焦车上的大型吸烟罩可较大面积覆盖在熄焦车上部,使跌落在熄焦车的赤热焦炭冒出的高热烟气,在地面站排烟机的吸引下进入吸烟罩内,通过接口翻板阀进入集尘干管,通过多管式冷却器的烟气温度下降并经旋流除尘器、阻火器分离出粗大焦粉颗粒落入下部灰斗。降温后的烟气进入脉冲式除尘器进行净化,烟气从除尘器中部进风管进入集灰斗,气流回转180度进入滤袋中部箱体,烟尘阻留在滤袋外表面,用压缩空气进行脉冲,将滤袋上附着的烟尘掉落并降至下部灰斗。但是,此法有严重的水的二次污染和水处理问题需要解决。
公告号:CN201244417,公告日:2009.05.2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干法布袋除尘装置”,该实用新型由若干个除尘单元组成,每个除尘单元包括箱体、盖板、灰斗、花格板、布袋、荒煤气支管、布袋清灰反吹气输送管和喷吹管、净煤气输出管;采用在布袋装置箱体外部设置一个加热和保温层,有效地实现了布袋除尘装置在粗合成高气相比(水汽量比高达37%)、高含灰量(达100g/nm3)、温度在180℃~250℃、气压为0.2-3.0MPa的工况条件下的除尘应用。对于该实用新型除尘应用产生的直径为10-20μm的具有爆炸性的含煤尘气体,使用密相气力输送煤灰装置,有效地实现布袋除尘装置所排出的极细微的煤灰的密闭回收,并能安全连续地排出系统。但是,该实用新型系采用一台风机进行吸烟气,自动化水平低,除尘效果和净化率仍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干法除尘装置吸烟除尘效果差、净化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消烟除尘效果好、净化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通过加煤车,对接导套连接的拦焦车、熄焦车、拦焦罩连通设置有本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包括有依次连通设置的通过干管支架支撑的集尘干管、冷却器、除尘器、阻火器、储气罐、布袋除尘器,直至烟筒,烟筒的基部设置有二号风机,还包括一号风机,该一号风机设置在冷却器和除尘器之间。
所述一号风机的风压设置为2500-3200Pa,风量为180000m3/h,所述二号风机的风压设置为6000-7000Pa,风量为140000-160000m3/h,都采用液力偶合器或变频器。
所述冷却器设置为多管水冷式冷却器,其长度设置为6000毫米,高度设置为3000毫米,宽度设置为2000毫米。
所述除尘器设置为旋流式除尘器,其设置为直径1800毫米,高8000毫米的螺旋管。
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下方设置有灰仓,该灰仓上配置有两个1500瓦的振动器,该灰仓落口设置有运输车。
所述布袋除尘器中的布袋设置为细长条型。
所述布袋除尘器中的布袋设置为90个。
所述布袋除尘器采用PLC自动或手动设备检修配电配置,外加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本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采用两台风机,动力更大,吸尘效果好,净化率高。2、本顶装煤焦炉干法除尘装置通过对接导套、加煤车连通系统自动化装置,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煤车,2-对接导套,3-拦焦车,4-熄焦车,5-拦焦罩,6-干管支架,7-集尘干管,8-冷却器,9-一号风机,10-除尘器,11-阻火器,12-储气罐,13-布袋除尘器,14-烟筒,15-二号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兖煤凯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兖煤凯达环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1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紫杉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当归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