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调垂直流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390.8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垂直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空调平行流冷凝器中的冷却管水平放置,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水平流动,冷凝器为管带式结构,由冷却管、散热带、集流管、隔板等钎焊连接组成。
公知的汽车空调蒸发器为层叠式结构,由叠片、散热带、边板钎焊连接组成。
管带式平行流冷凝器有如下需要提高的空间:
1冷却管内壁光滑,制冷剂在其间流动紊流度低;
2集流管上装焊隔板的结构一次性钎焊泄漏率高;
3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后集聚在水平放置的冷却管内,部分换热面积被占用,处于低效凝结过程,冷凝器的换热系数被降低;
4冷凝器总成体积大,材料消耗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管带式平行流冷凝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将制冷剂的平行流动改为垂直流动,将层叠式结构应用到冷凝器上,并在叠片上增设制冷剂的气、液分离结构,由此可以提升制冷剂的紊流度,降低液膜厚度,提高凝结传热效率,缩小冷凝器总成的体积,降低隔断处的一次性钎焊泄漏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凝器采用层叠式结构,每两只叠片相对贴焊在一起,构成一个叠片组,叠片组内含有上集流室、制冷剂通道、下集流室,有的叠片组内还含有排液室、隔断结构、集液室,排液室设在下集流室的下面,下集流室和排液室之间有小径通道连接。叠片组之间钎焊连接散热带,叠片组竖直放置,制冷剂在叠片通道内上下垂直流动,分别在上、下集流室的隔断处转向,叠片组的排液室之间互相连通,不作隔断。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后,沿叠片通道流动,沿程不断在叠片内壁上冷凝成液体,液体下流到下集流室,再流入排液室,最后流入集液室由出口流出。冷凝器芯体总成安装在钢制框架内,框架的上、下底板与芯体总成之间分别垫有成形橡胶垫,框架外面焊有支架,用于安装冷凝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升制冷剂的紊流度,降低液膜厚度,提高凝结传热效率,缩小冷凝器总成的体积,降低隔断处的一次性钎焊泄漏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芯体总成图,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在芯体中被分隔成的制冷剂转向区间,其顺序用圆形符号内的数字表示,放在箭头左侧.图样下面的竖直箭头表示制冷剂蒸气流动的方向,水平箭头表示制冷剂液体流动的方向.
图3是溢流叠片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是左视图。
图5是两只溢流叠片相对贴焊后构成的叠片组左视图。
图6是图5在A-A处的剖切放大图。
图7是排液叠片的主视图。
图8是图7是左视图。
图9是图7在B-B处的剖切放大图。
图10是带有隔断结构的排液叠片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0在C-C处集流室隔断结构的剖切放大图。
图13是集液叠片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
图中1.入口,2.散热带,3.框架,4.成形橡胶垫,5.出口,6.溢流叠片,7.排液叠片,8.集液叠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溢流叠片(6)、排液叠片(7)、集液叠片(8)及带有隔断结构的叠片和散热带(2)顺序钎焊连接,组成冷凝器芯体。入口(1)与芯体左侧上端的集流室钎焊连通,出口(5)与芯体右侧下端的集液室钎焊连通,构成冷凝器芯体总成。制冷剂蒸气由入口(1)导入冷凝器芯体的①区,向下流动,沿程有部分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流入下集流室下面的空腔内,液体在空腔蓄满后溢流到在①区右侧有少量排液叠片的排液室内。制冷凝蒸气由①区的下集流室导入②区的下集流室转向上行,再由②区的上集流室导入③区的上集流室向下流动,沿程蒸气冷凝成的液体分别流入排液室和集液室,并在集液室内会合流出冷凝器。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冷凝器芯体总成安装在框架(3)内,框架的上、下底板与芯体总成的上、下端之间垫有成形橡胶垫(4),框架左右两侧焊有安装支架,构成冷凝器总成。
在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溢流叠片(6)的下集流室的下面有蓄液空腔,上、下集流室之间的制冷剂通道内有均匀分布的凸台,两只叠片相对钎焊时,这些凸台也贴焊在一起,构成了曲折的制冷剂通道,同时也增大了制冷剂蒸气与叠片内壁的接触面积,并对制冷剂蒸气扰流,更对叠片通道的耐高压强度和刚度提供了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未经李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重力供液系统
- 下一篇:使用单台压缩机的多温度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