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除尘器前烟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8403.1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侯庆伟;祁金胜;侯振;李官鹏;高永芬;蒋莉;张乐川;高振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器 烟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装置,尤其是一种除尘器前烟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图2所示,传统水平式烟道母管进行烟气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需要土建框架设置多个斜向支撑梁,进行烟道支管的支撑,结构较为复杂。有时烟道宽度会变大,使烟道母管的截面积增加,这样在锅炉低负荷情况下烟道母管底部容易积灰。如图3、图4所示,为保证两个除尘器入口流量均匀,传统水平式烟道母管内部须设置隔板和多块导流板,由于除尘器前烟气中含尘浓度较高,从而增加了内部件的磨损情况,加大了检修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于烟气流场分布,两个除尘器入口烟气流量均匀,减少锅炉低负荷情况下的积灰倾向的除尘器前烟道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器前烟道装置,包括一个烟道母管和两个烟道支管以及土建框架。所述烟道母管为立式,两个烟道支管一端与立式烟道母管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除尘器连接。
所述烟道支管包括弯头和直管,其中,一个烟道支管由两个不超过90°的弯头和三段直管交叉连接组成或仅由一段直管组成;另一个烟道支管由一个90°弯头和两段直管交叉连接组成。
所述土建框架由方形支撑梁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整体布置简洁,有利于烟气流场分布,使两个除尘器入口烟气流量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进行流量分配时,由于两个烟道支管结构阻力相差不大,因此不需设置导流板,即可获得满意的烟气分配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布置简洁,土建框架设置方形支撑梁即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使土建结构框架设计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布置灵活,减少了锅炉低负荷情况下的积灰倾向。
附图说明
图1-图4均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除尘器,2.烟道支管,3.烟道母管,4.土建框架,5.除尘器入口,6.水平式烟道母管,7.弯头,8.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图5、图6中,烟道母管为立式,两个烟道支管2分别由立式烟道母管3接出,两个烟道支管2经过弯头7调整烟道走向后,另一端分别与除尘器1连接,土建框架4由方形支撑梁组成。
所述烟道支管2包括弯头7和直管8,其中,一个烟道支管2由两个不超过90°的弯头7和三段直管8交叉连接组成;另一个烟道支管2由一个90°弯头7和两段直管8交叉连接组成。
土建框架4由方形支撑梁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改变了现有的水平式烟道母管6结构,整体布置简洁,有利于烟气流场分布,使两个除尘器入口5烟气流量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由于两个烟道支管2结构阻力相差不大,因此不需设置导流板,即可获得满意的烟气分配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2布置简洁,土建框架4设置方形支撑梁即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使土建结构框架设计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2布置灵活,减少了锅炉低负荷情况下的积灰倾向。
实施例2:如图7、图8所示,烟道母管为立式,两个烟道支管2分别由立式烟道母管3接出,两烟道支管2另一端分别与除尘器1连接,土建框架4由方形支撑梁组成。
所述烟道支管2包括弯头7和直管8,其中,一个烟道支管2由两个不超过90°的弯头7和三段直管8交叉连接组成;另一个烟道支管2由一个90°弯头7和两段直管8交叉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改变了现有的水平式烟道母管6结构,整体布置简洁,有利于烟气流场分布,使两个除尘器入口5烟气流量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由于两个烟道支管2结构阻力相差不大,因此不需设置导流板,即可获得满意的烟气分配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2布置简洁,设置方形支撑梁即可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使土建结构框架设计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立式烟道母管3进行流量分配时,烟道支管2布置灵活,减少了锅炉低负荷情况下的积灰倾向。
实施例3: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2不同的是一个烟道支管2由一段直管8组成;另一个烟道支管2由一个90°弯头7和两段直管8交叉连接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托盘长、短抽芯件交错对碰脱模机构
- 下一篇:防火抗老化外墙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