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8490.0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10 | 分类号: | B29C33/10;B29C33/30;B29C45/26;B29C45/34;B29C43/3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菲涅尔 透镜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镜成型装置,特别是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聚光太阳能的发电装置,利用菲涅尔透镜将平行的太阳光聚光在焦点位置,形成小直径光斑,在光斑位置安装砷化镓芯片,并配合其它构件,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该发电装置的太阳能转化率达33%~41%,其发展前景无限。
菲涅尔透镜聚光效率与太阳能转换电能成正比,在相同面积的砷化镓芯片上聚光的光强愈高,转换成电能的效率愈高,因此菲涅尔透镜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目前,菲涅尔透镜一般采用同温同压压制法或增压挤压注塑法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空气在压制或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导致菲涅尔透镜部分不能贴合模具的现象。此种现象不仅造成了菲涅尔透镜在聚光过程中散射光的增加,降低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也增加了发电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菲涅尔透镜在压制或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可以克服由于气泡导致菲涅尔透镜不能完全贴合模具的问题,并且提高了产品质量,进而使生产出来的菲涅尔透镜提高太阳能转化电能的效率,降低了发电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包括定模、动模和动模芯;定模、动模和动模芯围成一个型腔;动模芯由内六角螺钉固定安装在动模上,导柱和导套配合连接;动模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还包括拉料杆、顶杆、入料口、顶料板、顶料底板、水嘴、加强柱和支承块,拉料杆用定位圈、内六角螺钉安装在定模上;定模顶端设有入料口,入料口下端与型腔相通;若干个水嘴分布安装在动模上;动模由支承块支承,内六角螺钉将动模与支承块固定;动模下方还设有加强柱和顶杆,加强柱经顶料板固定在顶料底板上,顶杆经动模固定在顶料板上;顶料板与顶料底板依次安装在模具的底部;定模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的抽真空装置包括:气嘴、单向气阀和气堵;单向气阀固定在定模或动模上,气堵安装在单向气阀顶端,单向气阀与气嘴连接。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在型腔四周设有密封条和密封槽,密封条和密封槽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菲涅尔透镜的聚光强度和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也降低了发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压制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1.气嘴;2.密封条;3.密封槽;4.气堵;5.内六角螺钉;6.定模;7.动模;8.动模芯;9.型腔;10.导柱;11.导套;12.顶杆;13.单项气阀;14.加强柱;15.定位圈;16.入料口;17.拉料杆;18.顶料板;19.顶料底板;20.水嘴;21.支承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如示,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包括定模6、动模7和动模芯8;定模6、动模7和动模芯8围成一个型腔9;在型腔9四周设有密封条2和密封槽3,密封条2和密封槽3的位置相对应;动模芯8由内六角螺钉5固定安装在动模7上,导柱10和导套11配合连接;动模7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的抽真空装置包括:气嘴1、单向气阀13和气堵4;单向气阀13固定在定模6上,气堵4安装在单向气阀13顶端,单向气阀13与气嘴1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动模7下压,使动模芯8挤压型腔9内的PMMA板材(亚克力板);当动模7接触到密封条2时,开始抽真空;动模7持续压制板材,密封条2胶粘住后,压力停止;开启模具;生成工艺完成。
实施方式二:如图3、图4如示,菲涅尔透镜的成型装置,还包括拉料杆17、顶杆12、入料口16、顶料板18、顶料底板19、水嘴20、加强柱14和支承块21,拉料杆17用定位圈15、内六角螺钉5安装在定模6上;定模6顶端设有入料口16,入料口16下端与型腔9相通;若干个水嘴20分布安装在动模7上;动模7由支承块21支承,内六角螺钉5将动模7与支承块21固定;动模7下方还设有加强柱14和顶杆12,加强柱14经顶料板18固定在顶料底板19上,顶杆12经动模7固定在顶料板18上;顶料板18与顶料底19板依次安装在模具的底部;在定模6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