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的转动电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895.4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华;杨鲁;孙立红;张建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1/5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高压 隔离 开关 转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的转动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顾名思义,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以便检修人员能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操作和安全检修。由于使用量大,对工作可靠性要求比较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因刀闸的主要特点是无灭弧能力,所以只能在没有负荷电流的情况下分、合电路,这就对隔离开关的电连接装置的工作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以保证隔离开关与接触网之间的可靠连接。目前电网中使用的隔离开关按结构大致分为双柱水平开启式,单臂垂直或水平伸缩式,三柱双断口式等。但上述结构产品电连接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低。传统隔离开关电连接装置中一般采用压缩的导电弹簧实现导电转动连接,而弹簧因导电需要需对转动轴产生压力,会增大摩擦阻力,影响其传动效率,还易发生机械卡涩或合闸不到位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的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的电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高压隔离开关的转动电连接装置,包括导电杆、绝缘支柱和绝缘拉杆,所述的导电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臂、并与转臂形成拐臂状,在导电杆与转臂连接处设置有转轴,导电杆和转臂通过转轴与设置在绝缘支柱上部的底座铰接连接,转臂的另一端与绝缘拉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导电杆后端通过导电带与底座软连接。
所述的导电带为铜镀锡软导电带。
本实用新型将导电杆后部设置转臂并形成拐臂状,然后与绝缘拉杆铰接连接形成费力杠杆结构,并在导电杆后部采用软导电带与底座软连接,实现导电回路。操动机构带动绝缘拉杆作上下运动,由绝缘拉杆通过转臂带动导电杆转动以实现合闸或分闸,该结构的电连接装置动作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带作为软连接代替传统导电弹簧,摩擦阻力小,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主要包括导电杆1、转臂9、导电带4、绝缘支柱7和绝缘拉杆6,所述的转臂9固定连接在导电杆1的后端、并与转臂9形成拐臂状,在导电杆1与转臂9连接处设置有转轴2,导电杆1和转臂9通过转轴2与底座8铰接连接,底座8设置在绝缘支柱7的上部,在导电杆1后端通过导电带4与底座8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带4为铜镀锡软导电带,导电带4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底座8的导电杆1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臂9的另一端与绝缘拉杆6的上端铰接连接。
绝缘拉杆6与导电杆1通过转臂9铰接连接,并在运行中带高压电,绝缘支柱7和绝缘拉杆6均对地绝缘,导电带4两端分别固定在导电杆1和底座8上,实现导电杆1到底座8的电连接。使用时,由操动机构控制绝缘拉杆6作向上或向下运动,因转臂9和导电杆1组成拐臂状,即费力杠杆的形式,绝缘拉杆6通过转臂9带动导电杆1作向上或向下的转动,以实现隔离开关的分闸或合闸。该结构的电连接装置动作平稳、可靠,传动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带4作为软连接代替传统导电弹簧,摩擦阻力小,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传动稳定,传动效率高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电镀装置
- 下一篇:带导气槽的硅酸盐高架活动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