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减震器防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9796.8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郭圣江;曹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8 | 分类号: | F16F9/38;F16J15/5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 减震器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减震器的配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震器的防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普通减震器或转向装置的防护套大都采用V形波等壁厚设计,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的防护套在巨大的风速压力下会沿轴表面不断的进行往复移动,移动过程中,防护套内表面与轴之间不断摩擦,如图1所示,由于防护套壁采用V型结构,防护套壁的往复伸缩性能较差,因此V型防护套壁的底部很容易磨损破裂,从而使沙砾、灰尘等外部杂质进入减震器内部,污染了减震器内部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当外部灰尘进入油封内部后,会造成油封漏油,导致减震器的稳定性降低,缩短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减震器用防护套易磨损破裂的缺陷,提出了一种U型波设计的减震器用防护套,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减震器内各零部件的工作性能,避免出现漏油现象,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车减震器防护套,包括防护套壁,其中,所述的防护套壁的截面形状呈U型波,U型波防护套内表面与轴接触处均对称的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轴表面之间呈过盈配合。在巨大风速下,U型波防护套壁使防护套具有较好的弹性和伸缩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防护套与轴之间的摩擦,另外波形防护套内表面的加强筋可以减少波形套与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防护套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加强筋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套壁为不等壁厚结构,此时防护套壁不易被风吹撕裂。防护套两端内表面上设有夹紧用定位突起筋条,该筋条使防护套能够夹紧于轴的外表面,固定了防护套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带有加强筋的U型波防护套大大减少了防护套与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摩擦力,因此在巨大风速下不易磨损,有效地保护了减震器内部零件的清洁,防止灰尘进入油封内部,保证了油封密封效果和减震器的工作稳定性,并提高了减震器和机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减震器防护套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护套套在减震器轴的外圆周面上,防护套壁1的截面形状呈U型波,U型波结构使防护套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可伸缩性,可以适当的减少防护套与轴之间的摩擦。如图2所示,防护套壁内表面与轴接触处均对称的设有加强筋2,加强筋2与轴之间呈过盈配合,加强筋2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通过加强筋减小了防护套与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另外起到了补偿摩擦的作用,即当防护套沿轴左右滑动时首先摩擦的是加强筋。防护套壁采用不等厚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巨大的风压对防护套的撕裂。防护套的两端内表面设有夹紧用定位突起筋条3,其使防护套能够夹紧在轴上,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该减震器防护套主要用于火车动车组系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9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