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0855.3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闫芳;李方军;孔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6 | 分类号: | F28D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胆 承压式换热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属于热能行业的热水器、采暖、空调的换热系统的储热、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其具有用于换热的小内胆结构。
(二)背景技术
热水器、采暖、空调等换热系统的内胆是储存、转换热量并提供热水的装置。现市面上的热水系统内胆按是否承压来分,有两种方式,非承压式内胆和承压式内胆。非承压式内胆,加工简单,成本低廉,但只能非承压使用,系统不稳定,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而承压式的储热、换热内胆存在种类繁多,大都成本高、使用寿命短、易结水垢、水质易受污染、换热效果不理想等缺陷。
中国第200910028606.5公开了一种包括介质循环接口,换热器以及内胆主体,所述的换热器为狭长的腰鼓形结构,其截面为腰鼓形。其中所说的换热器是一种典型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在本行业又称小内胆,多数具有圆柱形截面,换热面积小,效率低。而腰鼓形结构更进一步的减小了换热区域,效率更低。
(三)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设有用于换热的小内胆的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换热面积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包括具有出水管和进水口的内胆本体和设置在内胆本体内的用于换热的小内胆,所述小内胆为具有与所述内胆本体内部连通的空心部的空心小内胆。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小内胆为具有与所述内胆本体内部连通的空心部的空心小内胆,其换热面积增加了所述空心部轮廓换热面积大大大于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换热器,换热效率高。另由于增加了空心部的外轮廓部分,大大提高小内胆的结构强度,可以在较高压力下长期工作,承压能力大大加强,延长了整个内胆的使用寿命。
上述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所述小内胆本体和所述空心部具有柱面轮廓,且两柱面轮廓同轴。
上述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所述小内胆还设有一进气口位于小内胆预留的循环介质上部空间的排气管,该排气管设有设定压力的泄压阀。
上述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所述内胆本体一侧设有用于观察内胆内部情况的观察孔,并且内胆本体还设有电加热预留口。
上述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所述观察孔与水箱本体配合结构为可拆结构,且观察孔具有与镁棒安装部相同的安装结构。
上述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所述小内胆的循环介质进入管位于下部,循环介质出口管位于上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观察孔,2、内胆本体,3、出水管,4、小内胆,5、空心部,6、排气管,7、电加热预留口,8、循环介质进入管,9、进水口,10、循环介质出口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示例性说明:
参照说明附图1,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有小内胆的承压式换热内胆,包括具有出水管3和进水口9的内胆本体2和设置在内胆本体内的用于换热的小内胆4,所述小内胆为具有与所述内胆本体内部连通的空心部5的空心小内胆。
所述小内胆本体和所述空心部具有柱面轮廓,且两柱面轮廓同轴,其纵截面形状是圆环状,换热效率高。当然小内胆不限于柱面轮廓,也可以是其他易于加工的外部轮廓,比如椭圆柱面、矩形截面。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对小内胆和循环介质系统的的保护,所述小内胆还设有一进气口位于小内胆预留的循环介质上部空间的排气管6,该排气管设有设定压力的泄压阀。可以根据循环介质的循环系统的承压能力设置所述卸压阀的卸荷压力。
为了定期观察内胆的情况,所述内胆本体一侧设有用于观察内胆内部情况的观察孔1,该观察孔还可以作为维修孔。并且内胆本体还设有电加热预留口7,对有些需要电加热的场合预留电加热装置安装位置。
所述观察孔与水箱本体配合结构为可拆结构,且观察孔具有与镁棒安装部相同的安装结构,为内胆防腐提供预留位置。
为了提高环热效率,所述小内胆的循环介质进入管8位于下部,循环介质出口管10位于上部,即高温介质进入口上面,从上向下运行,和内胆本体内的水流方向相反,换热效率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0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