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烧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019.7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凡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凡江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5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张振忠 |
地址: | 250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溢烧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乡家庭广泛使用的烧水壶,大都是由壶体、壶嘴、壶盖、把手组成,该壶内的水在被烧开时,经常出现开水通过壶嘴向外溢的现象,其不仅容易给人们造成烫伤事故,而且会使燃气炉具的火焰熄灭,造成燃气泄漏事故。由此,给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烦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溢烧水壶,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开水通过壶嘴向外溢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壶体上分别设有壶嘴、壶盖及提壶把手,壶体内安装防溢盖,防溢盖与壶嘴的内出口相对应并接触,壶体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安装在提动机构上。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壶体内壁上连接定位板,防溢盖与定位板铰连,防溢盖上连接提手,所述提动机构由前立管、后立管、前滑杆、后滑杆、传动器组成,前立管及后立管分别连接在壶体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内腔相通,前滑杆和后滑杆分别安装在前立管及后立管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下端连接前托壶板,后滑杆下端连接后托壶板,前托壶板和后托壶板分别设置在壶体内,并分别与壶体顶部内壁相接触,前滑杆下端与传动器铰连,传动器与提手铰连,前滑杆和后滑杆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相铰连。内出口周边上连接内凸环,防溢盖圆周上连接外凸环,外凸环与内凸环相互配合。所述传动器为传动杆。所述传动器为传动链。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壶体内安装防溢盖,防溢盖与壶嘴的内出口相对应并接触,壶体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安装在提动机构上,所以当壶体内的水被烧开时,沸腾的开水被防溢盖所阻挡而无法通过壶嘴向外溢,故从根本上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提动机构由前立管、后立管、前滑杆、后滑杆、传动器组成,前立管及后立管分别连接在壶体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内腔相通,前滑杆和后滑杆分别安装在前立管及后立管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和后滑杆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相铰连;前滑杆下端连接前托壶板,后滑杆下端连接后托壶板,前托壶板和后托壶板分别设置在壶体内,并分别与壶体顶部内壁相对应并接触;前滑杆下端与传动器铰连,防溢盖与壶体内连接的定位板铰连,防溢盖上连接提手,传动器与提手铰连;所以,当人们需要将壶体内开水倒出时,通过提壶把手提起壶体,此时,前滑杆和后滑杆向上位移,并带动防溢盖开启,开水即可倒出;
因内出口周边上连接内凸环,防溢盖圆周上连接外凸环,外凸环与内凸环相互配合,所以它能够使得防溢盖与内出口接触得更加稳固,故进一步有效防止了开水的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广泛应用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烧水壶,它包括壶体1,壶体1上分别设有壶嘴2、壶盖3及提壶把手4,壶体1内安装防溢盖11,防溢盖11与壶嘴2的内出口2a相对应并接触,壶体1上安装提动机构,防溢盖11与提动机构相铰连,提壶把手4安装在提动机构上。壶体1内壁上连接定位板1a,防溢盖11与定位板1a铰连,防溢盖11上连接提手11a,所述提动机构由前立管13、后立管14、前滑杆15、后滑杆16、传动器12组成,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分别连接在壶体1顶端的前后部,并与壶体1内腔相通,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分别安装在前立管13及后立管14内,相互之间滑动配合,前滑杆15下端连接前托壶板15a,后滑杆16下端连接后托壶板16a,前托壶板15a和后托壶板16a分别设置在壶体1内,并分别与壶体1顶部内壁相接触,前滑杆15下端与传动器12铰连,传动器12与提手11a铰连,前滑杆15和后滑杆16上端分别与提壶把手4相铰连。内出口2a周边上连接内凸环1b,防溢盖11圆周上连接外凸环11b,外凸环11b与内凸环1b相互配合。所述传动器12为传动杆。所述传动器12为传动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凡江,未经王凡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变矩器用单向超越离合器
- 下一篇:汽车离合器总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