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成型鼓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1063.8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书;李彦海;胡勐;刘明;闻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成型鼓,具体地应用于在轮胎成型机上实施胎体组件反包滚压作业,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半钢轮胎和全钢载重轮胎的制造过程中,装配在轮胎成型机的机械成型鼓主要用于实施内衬层和胎侧胶等胎体组件的贴合和反包。
如公开以下方案的在先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ZL03102556.0,名称为一种自动反包滚压机械成型鼓,其主要包括有反包滚臂弹性胶环、驱动反包滚活塞组件、气缸体套筒、有正、反螺纹的传动轴、空心主传动轴,在气缸体套筒前端装有扇形块组件,在驱动反包滚活塞组件后端对称装有反包滚臂组件,反包滚臂组件后部连结在两侧对称位置的气缸体后端盖处。
结合上述在先申请专利所公开的方案,以及按照后附图1概括地总结出现有机械成型鼓的反包杆结构和反包方法。当完成胎体帘布的贴合和钢丝圈定位时,通过驱动具有左、右旋螺纹的滚轴丝杠(2),可使得锁块组件(3)和指型反包装置(4)向主轴(1)中心移动。此时,通过向反包杆的气缸体中通入空气以驱动反包杆前端的反包滚轮从胎侧至胎冠进行反包滚压作业。
为避免出现反包滚压的盲区,现有通常的解决措施是调节反包滚轮在胎侧部位的压力,胎侧受到反包滚轮的较大滚压作用就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压痕。若胎侧部位的滚压作用力较小,又会导致在子口部位留有气泡或是材料打折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滚压反包和胎胚成型的质量,引起轮胎整体制造质量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成型鼓,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设置有针对反包滚轮的弹性复位调节装置,在滚压反包过程中作用于胎侧部位的压力是动态变化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弹性地调节反包滚轮作用于胎侧部位的压力,从而有效地减轻胎侧压痕,提高反包后胎体组件的外观质量。
另一设计目的是,动态地调节反包滚轮作用于胎侧不同部位的压力,解决胎体组件内部气泡的生成问题,有效地提高滚压、反包以及胎胚成型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成型鼓主要包括有:
一中空柱状主轴,
在主轴内部设置一个具有左、右旋对称螺纹的滚轴丝杠,
沿所述主轴外圆周和垂直中心线对称地套设有锁块组件和指型反包装置。其中,
指型反包装置,具有相互紧固连接的气缸滑动套和气缸体,以及沿主轴外圆周均匀设置的数个指形反包杆,滚轴丝杠通过销轴和键连接在气缸滑动套的后端。
每一个反包杆的后端部轴设于气缸体的后端,反包杆的前端部设置有反包滚轮。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每一个反包杆的上部设置有一纵向的内凹滑槽,在滑槽内部设置一滑动小车。
每一个反包杆上部的滑动小车均连接同一条涨紧带,涨紧带环绕套设在全部反包杆的外侧。
如上述基本方案,当反包杆开始滚压反包作业时,反包滚轮从初始水平位置沿胎侧向胎冠逐渐地向上提升。
此时,滑槽内部的滑动小车向反包杆后端部滑动,由于涨紧带作用于全部反包杆上的向心箍紧力,在这种弹性复位力的一致作用下,反包杆受到朝向后端部的复位拉力。
因此随着反包滚轮的提升,反包滚轮作用在胎侧部位的压力逐渐地减小,能够有效地减轻胎侧出现的压痕。
为进一步优化滑动小车的滑动速度与反包滚轮提升高度之间的协调性,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在滑槽内部设置一纵向的、连接滑动小车和反包杆的弹簧。
当反包滚轮向上提升时,滑动小车的部分自重可以被弹簧提供的复位弹力进行抵消,因此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来调节滑动小车开始滑动的时间,也就是调节反包滚轮在胎侧不同部位压力的时机是可以选择的。
如上述改进方案,有利于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或是组件材质的轮胎作业,对于胎体组件的滚压反包作用力进行有目的地、可以量化地调节。
按照上述改进方案,所述的弹簧既可以连接在滑动小车的前端,也可以连接在滑动小车的后端。
为进一步提高针对滑动小车的弹性调节,以及增加分担滑动小车部分自重的能力和手段,可以将滑槽与反包杆之间形成一个10°-30°的夹角。
如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机械成型鼓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取针对反包滚轮的弹性复位调节,在滚压反包过程中作用于胎侧部位的压力动态可变,能够有效地减轻胎侧压痕,提高反包后胎体组件的外观质量。
2、动态地调节反包滚轮作用力,能够解决胎体组件内部的气泡问题,有效地提高滚压反包以及胎胚成型的质量。
3、结构简单易行、并不会增加机械成型鼓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烫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预制板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