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的操纵缸及一种排气制动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118.5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喜田 |
主分类号: | F01L13/06 | 分类号: | F01L1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排气 制动 操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及一种阀,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的操纵缸及一种排气制动阀。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发动机使用的EVB排气制动阀,是采用外限位来控制操纵缸活塞杆的行程终点位置,并通过将摇臂轴设计成扭杆弹簧,来来实现当发动机排气端的背压达到一定值时,打开阀门,使其小流量排气,不使发动机熄火。这种结构存在如下薄弱环节:(一)、由于是外限位,即操纵缸活塞杆前端的球接头带动的摇臂工作时必须与支架上的限位板接触,方可限位。当操纵缸额定工作压力为0.8Mpa时,此时接触点处的作用力为1600N,约合163公斤力。这个作用力,对由①操纵缸②限位板③支架组成的受力组合体,始终处于163公斤力和由此力产生的力矩的作用下工作;加之汽车运动中产生的振动力,很容易造成:①支架断裂②球接头变形或损坏③活塞杆弯曲等现象,从而使排气制动阀失效。(二)、限位板是由两个M8的螺栓固定在支架上,限位板的安装孔与M8的螺栓间必有间隙。当限位板长期受到163公斤力的及汽车产生的振动力的作用下,必将产生相应的位移。这个位移将增大扭杆弹簧对阀片关闭的预紧力,如果初期限位板控制的行程终点,可保证当发动机背压在0.16~0.3Mpa时可打开阀片排气,以保证发动机不熄火时,位移后由于预紧力增大,打开阀片的发动机排气端的背压肯定增大,甚至超过发动机背压峰值0.4Mpa,也打不开阀片,从而发动机因无法排气而熄火。若汽车在坡道行驶,是很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内限位功能的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的操纵缸,以及提供一种排气制动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好的没有外限位的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的操纵缸包括缸体、活塞杆、活塞和前端盖,缸体上设有气源进口,所述的缸体内设有前限位套和后限位套,前限位套可滑动的套在活塞杆上,后限位套与活塞的前侧连接,前限位套位于前端盖和后限位套之间。
为了提高后限位套在限活塞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后限位套与活塞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减缓阀片与阀体关闭时的冲击力,所述后限位套的前端设有弹性件。
为了防止前腔形成真空、造成活塞运动受阻,所述缸体的气源进口设置在缸体的后端,活塞上设有单向连通缸体后腔与前腔的单向阀,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单向连通缸体前腔与缸体外部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包括阀体、支架、操纵缸、摇臂、扭杆弹簧和阀片,所述的操纵缸为上述任何一项所述的操纵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纵缸内设有活塞杆运动的限位机构,此限位机构可替代以往排气制动阀上的外限位板,从根本上解决了外限位板容易发生错位;活塞杆、摇臂、球接头和支架受力过大易弯曲或损坏的问题,一是保证了零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从而保障了排气制动工作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二是内限位机构限位准确、可靠。不会因外限位时限位板位移而改变扭杆弹簧的预紧力,而造成发动机熄火。该机构既能保障通过发动背压起制动作用,又不至于使发动机熄火。有效的保证了整车的制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制动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支架,3、操纵缸,4、活塞杆,5、摇臂,6、扭杆弹簧,7、阀片,8、缸体,9、活塞,10、后限位套,11、弹性件,12、前限位套,13、前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排气制动阀的操纵缸,包括缸体8、活塞杆4、活塞9、后限位套10、弹性件11、前限位套12和前端盖13,活塞9、后限位套10、弹性件11和前限位套12均设置在缸体8内,前端盖13固定在缸体8的前端,活塞9为和后限位套10一体式结构,后限位套10位于活塞9的前侧,活塞杆4的一端与后限位套10相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弹性件11、前限位套12和前端盖13后伸出到缸体8外。弹性件11嵌在后限位套10中,前限位套12可在活塞杆4上滑动。缸体8的后端设有气源进口,活塞9上设有单向连通缸体8后腔与前腔的单向阀,从而使得气体可从缸体8后腔进入前腔,而不能从前腔进入后腔。前端盖13上设有单向连通缸体8前腔与缸体外部的单向阀,从而使得气体可从缸体8前腔流到缸体外,而不能从缸体外进入到前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喜田,未经刘喜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1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滴油的齿轮润滑装置
- 下一篇:柴油机的排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