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线棒防锯盗护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358.5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3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田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季春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棒防锯盗 护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通讯线路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拉线棒防锯盗护具。
背景技术
电力及通讯的外线系统需要有大量的杆塔支撑,而杆塔的稳定主要是靠多条拉线装置进行维持。拉线装置主要涉及埋入地下的拉线盘和暴露在地面上的拉线棒组成,由于杆塔装置都在室外,尤其是拉线棒设置在靠近地面的位置,很容易发生锯盗和破坏的现象,并由此造成电力和通信事故,给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棒防锯盗护具,能够有效的防治拉线棒遭到破坏或锯盗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拉线棒防锯盗护具,主要由上壳体、下壳体、U形抱箍、川钉等组成,壳体上部为顶端挡板,下部为拉线棒槽,将拉线棒放在槽内,将壳体通过U形抱箍、川钉固定,壳体上部的顶端挡板可挡住拉线棒的上部拉环,顶端挡板的正上方设有一个U形缺口,UT线夹下部与拉线棒连接的部位恰好可以陷入上述的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和目前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只需通过扳手就可安装拉线棒防锯盗护具;不用改变现有拉线棒的结构,在原有基础上安装本拉线棒防锯盗护具即可达到防盗效果,避免了更换新型拉线棒带来的资源浪费;不破坏拉线棒上的任何部件,使拉线棒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装配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顶端挡板,4、拉线棒槽,5、川钉,6、U形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一种拉线棒防锯盗护具,主要由上壳体(1)、下壳体(2)、U形抱箍(6)、川钉(5)等组成,上壳体为上方为顶端挡板(3),下端为拉线棒槽(4),顶端挡板(3)与拉线棒槽(4)下面的壳体在同一平面,顶端挡板(3)的正上方设有一个柱形缺口,中间位置有一个螺孔,此壳体结构可将铁板切割后,弯折成型获得。下壳体(2)与上壳体(1)结构一致,只是下壳体(2)上的拉线棒槽(4)部位相对上壳体(1)较小,下壳体(2)拉线棒槽(4)部位的壳体可放置到上壳体(1)的拉线棒槽(4)内,同样下壳体(2)上设有和上壳体(1)同样大小的顶端挡板(3),顶端挡板(3)上有U形缺口、螺孔。U形抱箍(6)将拼合到一块的两壳体固定,护具上部通过川钉(5)穿过顶端挡板(3)的螺孔来固定。
参看图2,实际应用中,将上壳体(1)放置在拉线棒的上方,使拉线棒棒体位于上壳体(1)的拉线棒槽(4)内,让顶端挡板(3)处于拉线棒的顶端环状处,下壳体(2)放置到拉线棒的下方,让其位置与上壳体(1)相对应,将下壳体(2)压入上壳体(1)的拉线棒槽(4)内,进一步调节位置,使UT线夹与拉线棒连接的部位恰好陷入护具的两顶端挡板(3)的柱形缺口内,调整完毕后,下部用U形抱箍(6)将两壳体固定,上部用川钉(5)穿过顶端挡板上的两螺孔及拉线棒拉环,拧紧螺母起到固定的作用。
上述所述拉线棒槽,可根据需要加工出不同尺寸的型号,其形状可采用圆型或方型。
上述所述U形抱箍上使用的螺母为防盗螺母,此螺母在电力设施中广泛应用,其结构原理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季春,未经田季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