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549.1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4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任凤森;孙焕胜;韩绍松;杨显佛;贾长武;安士华;陈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28;H01R4/02;H01R4/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运 专线 接地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铁路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不断开工建设,铁路诸多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列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对铁路行车指挥的自动化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客运专线列车运行的安全已成了目前需要尽快解决的客观问题。因此要求沿铁路干线全长敷设贯通地线,形成综合接地系统,以使整个系统的信号设备各个工作点接地电位保持一致并且满足回流需要,确保系统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可靠。以前铁路运输线路中,并未要求采用统一标准的接地系统,因此各单位采用的接地装置多种多样,给操作人员的安装和维护带来很多不便,也无法适应客运专线复杂环境的安装要求。此外,所使用的贯通地线为铅包铜线,但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目前的贯通地线中报警线均设置在绞合导体的内部或中间,维修施工接续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它安装维护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包括贯通地线,所述贯通地线包括由多根铜线和至少一根报警线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还包括与贯通地线相连的接地装置,所述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座,在接地座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连接孔;所述接地座与电连接装置固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电连接装置为焊接连接件,焊接连接件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为弯成任意角度的曲线形。
在所述焊接连接件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带插线孔的压接连接件。
所述电连接装置为带插线孔的压接连接件。
所述焊接连接件与接地座的有效接触面积≥200mm2。
所述焊接连接件与带插线孔的压接连接件的有效接触面积≥200mm2。
所述接地座与带插线孔的压接连接件的有效接触面积≥200mm2。
在该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中,所述的报警线设置在绞合导体的外层;所述的绞合导体外设有导电高分子护套。
所述的绞合导体外表面与导电高分子护套之间涂敷有防腐导电涂层。
所述的导电高分子护套包括设置在防腐导电涂层外的第一次挤制的内层护套和位于内层护套外围的第二次挤制的外层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安装维护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安全。且环保无污染,防腐性能好,成本低,弯曲性能好,方便施工及报警线的接续;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地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地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贯通地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贯通地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贯通地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贯通地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接地座,12螺纹连接孔,13焊接连接件,14压接连接件,21绞合导体,22报警线,23铜线,24内层护套,25外层护套,26防腐导电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客运专线用接地器材,包括贯通地线,所述贯通地线包括由多根铜线和至少一根报警线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还包括与贯通地线相连的接地装置。
如图1所示,该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座11,在接地座11上设有一个螺纹连接孔12;所述接地座11与焊接连接件13固连。接地座11采用防腐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形状为圆柱形。焊接连接件13采用碳素结构钢制成,其形状为直线形。焊接连接件13与接地座11的有效接触面积≥200mm2。
图2所示为接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接地装置与图1所示的接地装置相比,区别是接地座11与带插线孔的压接连接件14固连,压接连接件14采用防腐不锈钢材料或钢包铜材料制成,采用钢包铜材料时,外层为不锈钢,内层为铜。压接连接件14与接地座11的有效接触面积≥200mm2。其余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