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室通风消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1914.9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24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璋;韩永兴;许万军;吴建华;王胜利;谭秋月;何增科;张伶娟;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1F27/08 | 分类号: | H01F27/08;H01F27/3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通风 消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室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噪音控制要求较高区域的变压器室通风消音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站正常运行与否。由于变压器存在投资高,体积、重量大,散热量大,噪音高,储油量大,火灾危险性等级高,可通风外墙体面积小,通风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要解决好变压器通风,必须从通风设备选型、通风方式选择及布置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变压器室传统的通风方式一般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或机械进风,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风机均采用外墙或屋顶安装,室内气流组织不均匀,夏季室内环境温度远大于室内设计温度,通风设备能耗大,噪音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渠道的日益增广,用电负荷的增大,会有越来越多的变电站需在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建设。这些变电站必须满足城市建筑及景观相协调,同时,通风在满足设备运行环境温度要求的基础上,必须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的要求。而现有变压器室通风系统气流组织不畅,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同时变压器及通风设备噪音对周边环境均有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同时又能降低噪音的变压器室通风消音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变压器室以及开设在变压器室顶部的与其相连通的屋顶自然通风器,在变压器室的外墙上开设有与变压器室内的风道相连通的外墙风道入口,在变压器室的底部开设有与变压器室相连通的地下风道入口,且在变压器室的四角均设置有与外墙风道入口及地下风道入口相连通的风机,该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散热器,且在外墙风道入口、地下风道入口及屋顶自然通风器的出口位置均设置有消音百叶。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采用轴流风机。
由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室通风消音系统设计合理,风机分散布置,有效调节了室内气流组织,大大降低了风机能耗和噪音;风机、风道入口及屋顶自然通风器设有消音百叶,使噪音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的要求;利用地下风道和外墙两部分进风,解决了通风外墙面积小的困难,且地下建筑风道对风有冷却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变压器室4以及开设在变压器室4顶部的与其相连通的屋顶自然通风器7,在变压器室4的外墙上开设有与变压器室4内的风道3相连通的外墙风道入口5-1,在变压器室4的底部开设有与变压器室4相连通的地下风道入口5,且在变压器室4的四角均设置有与外墙风道入口5-1及地下风道入口5相连通的轴流风机1,该风机1的出风口正对散热器6,且在外墙风道入口5-1、地下风道入口5及屋顶自然通风器7的出口位置均设置有消音百叶2。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室通风消音系统主要包括通风系统和消音系统,通风系统采用机械进风、屋顶自然通风器自然排风的通风方式。由于主变压器室外墙进风面积有限,且室内气流组织不畅,故采用两部分进风,一部分直接从消音百叶2进入地下风道3,风机1从地下风道3吸风,将新风均匀送至散热器6下部位置;另一部分采用外墙消音百叶进风系统,即风经外墙消音百叶2进入风道,风机1从风道吸风,将新风均匀送至散热器下部位置。送入散热器6下部的新风与散热器6充分进行热交换后,由于热压和室内正压送风的作用,热风沿散热器上升,经顶部消音百叶后,从顶部自然通风器排出室外。由于每个变压器室进风采用4台风机并联运行,有效调节了室内气流,风机能耗较选用1台风机时至少降低了40%,噪音较选用1台风机时至少降低了25dB(A),控制灵活方便,春、秋过渡季节室外温度较低时,采用2台风机送风。风机、风道吸入口及屋顶自然通风器喉口均设有消音百叶,使噪音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的要求。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设计人员在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未经陕西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库门无线电短信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连体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