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划屏用耐磨橡胶笔头手写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959.6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兵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划屏用 耐磨 橡胶 笔头 手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幕手写输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划屏用耐磨橡胶笔头手写笔。
背景技术
目前,在手写手机、掌上电脑、各类学习机以及其他一些数码设备中,都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系列通过手写笔即可在屏幕上直接进行文字输入、菜单操作等功能,使用操作非常简便。但是,现有的手写笔笔头大多都为采用高级胶质料材制成的硬质笔头,使用上述硬质笔头在屏幕书写时,手感生硬并且触压力度应合适,其触压力度不能过小且不宜过大。当触压力度过小时,则容易造成书写笔画中断,识别率较低;而当触压力度过大时,上述硬质笔头则会对屏幕造成明显的划伤,同时笔头本身也会有明显磨损,时间越长屏幕划伤和笔头磨损的程度越严重。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采样在此类设备屏幕上粘贴保护膜的方式来防止屏幕划伤,但是同样也不可避免发生磨损和划伤保护膜的现象,另外还需要经常更换屏幕保护膜和手写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划屏用耐磨橡胶笔头手写笔,其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手感舒适、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手写笔使用中所存在的屏幕划伤和笔头磨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划屏用耐磨橡胶笔头手写笔,包括由笔头、笔杆和笔尾依次连接组成的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为由胶质材料制笔头内骨杆和自前向后套装在笔头内骨杆外部的耐磨橡胶制笔头外套体组成的复合式笔头。
所述笔头外套体和笔头内骨杆通过相配合使用的扣合结构一和/或胶粘方式紧密套装在一起。
所述扣合结构一为沿圆周方向设置在笔头外套体内侧的凹槽一以及与凹槽一相对应设置在笔头内骨杆外侧的凸楞一。
所述笔杆上设置有放置时用于卡紧固定整个笔体的锁定卡槽。
所述笔体为由所述复合式笔头、笔杆和笔尾依次组装而成的组合式笔体,笔头外套体套装在笔头内骨杆的前半部上,所述笔杆为前部套装在笔头内骨杆后半部上的细钢管,所述笔尾为插装入细钢管后部的插拔式笔尾。
所述笔头内骨杆、笔杆和笔尾均由胶质材料制制成且三者制作为一体。
所述笔体为由所述复合式笔头、笔杆和笔尾依次组装而成的组合式笔体,笔头外套体套装在笔头内骨杆的前半部上,所述笔杆为前部套装在笔头内骨杆后半部上的细钢管,所述笔尾为插装入细钢管后部的插拔式笔尾;所述锁定卡槽对应在细钢管的前部内侧形成一凸楞二;
所述细钢管和笔头内骨杆通过相配合使用的扣合结构二套装在一起,所述扣合结构二为所述凸楞二以及与所述凸楞二相对应沿圆周方向设置在笔头内骨杆后部外侧的凹槽二。
所述笔头内骨杆、笔杆和笔尾均由胶质材料制制成,笔头内骨杆和所述笔杆制作为一体,所述笔尾为插装入所述笔杆后部的插拔式笔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且各部分连接紧凑,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2、安装简易,且使用时手感舒适。3、结构设计新颖且使用效果好、实用价值高,将现有的手写笔笔头改进为由胶质材料制笔头内骨杆和自前向后套装在笔头内骨杆外部的耐磨橡胶制笔头外套体组成的复合式笔头,其复合式笔头的外部结构与现有手写笔笔头的结构相同,其中笔头外套体呈仿圆椎体,使用复合式笔头的尖端与屏幕接触起到书写作用;笔头内骨杆主要起到实力支撑作用,整个复合式笔头通过笔头内骨杆和笔头外套体内外两层结构紧密嵌套组合而成,同时附以强力胶粘合,最终实现外层耐磨橡胶层与内层骨杆稳固无缝连接,组成完整笔头结构。其笔杆仍采用为传统的整体高级胶质材料制笔杆或中空的细钢质管。笔尾为传统的高级胶质材料制固定插拔式笔尾。综上,通过对现有手写笔笔头进行改进,实现了手写笔触写流畅、力度柔和且不磨损和划伤屏幕的实际效用,并且使用本实用新型书写时,手感柔软舒适、笔画连续性好且识别率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不磨损和划伤屏幕,因而屏幕无需贴保护膜,并且长时间使用后笔头本身几乎没有磨损。4、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数码设备的手写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手感舒适、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手写笔使用中所存在的屏幕划伤和笔头磨损的问题,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兵,未经刘小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9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的内衬
- 下一篇:一种稀土永磁无刷电机水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