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式起重机滑触式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2072.9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4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松;张峰;张春生;杨铖;孙柏辉;杨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滑触式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的供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滑触式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建筑业、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建设施工中要求材料存储场地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各种材料的装卸机械大部分采用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的走行范围较大,通常将达到数百米。目前,铁路施工单位所使用的门式起重机长距离供电时的线路架设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电缆直接拖地、电缆滑车、电缆卷筒。电缆直接拖地对电缆的磨损严重,故障率高,龙门吊长距离行走需倒换电箱,走行过度易拉断电缆、拉翻电箱;电缆滑车需为每台起重机架设专用滑车工字钢架,增加成本,走行过度易拉断电缆、拉翻滑车走行线;电缆卷筒价格较高,走行过度易拉断电缆、拉翻电箱,还存在同步及倒换电箱问题。如果客运专线施工中门式起重机供电线缆延用以往的架设方式,则成本大、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频繁倒接供电线缆影响施工效率及施工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滑触式供电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同时对同一走行轨道上的多台门式起重机持续不断供电,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且适用范围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式起重机滑触式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走行轨道上的门式起重机、沿门式起重机的走行方向平行布设在所述走行轨道外侧的多根动力滑线以及安装在所述门式起重机横梁的侧端并与所述动力滑线配合使用的多个供电滑线受电器,其中,所述供电滑线受电器包括受电器构架、安装在受电器构架下端的滑线托轮以及对称安装在受电器构架中部且位于所述滑线托轮上方的两个电刷,所述动力滑线被夹持在相对应的供电滑线受电器的滑线托轮和电刷之间,并通过电刷与动力滑线的接触向门式起重机提供动力。
各电刷上均安装有用来使该电刷与相对应的动力滑线紧密接触的电刷弹簧。
在所述门式起重机横梁的侧端且位于动力滑线的上方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受电器支架,供电滑线受电器通过受电器构架安装在受电器支架的下端。
在所述动力滑线的下方沿动力滑线布设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供电滑线托架槽,所述供电滑线托架槽为V字形槽架。
在所述走行轨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供电线杆,各供电线杆的中上部均横向设置有供电滑线支架,所述供电滑线托架槽通过绝缘陶瓷安装在供电滑线支架上。
所述走行轨道上设置有一台或多台门式起重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根据门式起重机的用电需要在走行轨道外侧布设多根动力滑线,并在门式起重机上对应安装受电器支架和多个供电滑线受电器即可,并能同时满足该走行轨道上的多台门式起重机的用电需求。2、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易于维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滑线被夹持在相对应的供电滑线受电器的滑线托轮和电刷之间,并通过动力滑线与电刷的紧密接触,实现供电滑线受电器在门式起重机行走过程中的持续不断供电,所以,在进行长距离倒运、装卸施工作业时,不再需要人工倒接供电电缆,在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便于施工组织。3、适用范围广:可适用码头、存料场、铺轨基地等使用门式起重机装卸物料的场所。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电滑线受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式起重机; 2-供电线杆; 3-供电滑线支架;
4-供电滑线受电器; 5-受电器支架; 6-供电滑线托架槽;
7-动力滑线; 8-滑线托轮; 9-电刷;
10-受电器构架; 11-电刷弹簧; 12-绝缘陶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上带有平行管腔的立体织物
- 下一篇:一种取料机物料转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