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空载超声波的轮胎漏气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193.3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兀旦晖;赵晨飞;杨萍;李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载 超声波 轮胎 漏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检测领域,涉及一种轮胎漏气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空载超声波的轮胎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漏气一直是汽车安全行驶的一大隐患,为了能使汽车安全高效行驶,大多数国家及企业都在沿着使轮胎具有高强度、可靠性方向发展,虽然此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的安全行驶,但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轮胎漏气检测虽然一直都是检测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由于轮胎漏气自身所具有不可预测等特性,使得检测轮胎漏气一直没有被实际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根据轮胎漏气产生的超声波的特点,提供一种基于空载超声波的轮胎漏气检测装置,这种轮胎漏气检测装置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轮胎附近,来检测轮胎漏气时产生的超声波并在漏气时警报,该装置不仅精度和可靠性高,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并且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基于空载超声波的轮胎漏气检测装置,包括超声波传感器、前置放大电路、有源带通滤波电路、DSP微处理器和声光报警电路,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在轮胎附近并将检测得到的超声波信号由信号输出端传送给前置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放大后由信号输出端传送给所述有源带通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再通过有源带通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传送给DSP微处理器,所述DSP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驱动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上述DSP微处理器连接有LCD显示模块和键盘。
上述DSP微处理器为TMS320LF2407A。
上述前置放大电路由AD620芯片和无源高通滤波器组成,所述无源高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超声波传感器输出端连接,所述无源高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620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有源带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所述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均为OP777,所述第一运放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运放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上述有源带通滤波电路的通带为38kHz~42kHz。
本实用新型将超声波传感器安置到各车轮胎附近的底盘上,在车轮转动和正常轮胎气压条件下,分别对气门漏气和针扎小孔漏气进行测试。经过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测定4个车轮中的漏气轮胎并告警。不仅方法简单,而且快速、准确,可靠性高。该装置具有精度高、体积小、便于携带和具有很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轮胎漏气时产生的超声波示意图;
图2为轮胎漏气所产生的频谱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放大电路图;
图5为LCD显示模块与DSP微处理器连接示意图。
其中:101为超声波传感器;102为前置放大电路;103为无源高通滤波器;104为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5为第一运放;106为第二运放;107为AD620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轮胎漏气检测装置结构框图,包括超声波传感器101、前置放大电路102、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4、DSP微处理器和声光报警电路。如图所示,超声波传感器101、前置放大电路102和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4分别设有四路,用于分别检测四个轮胎,四个超声波传感器101分别设置在四个轮胎附近并将检测得到的超声波信号由信号输出端传送给前置放大电路102的信号输入端,前置放大电路102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放大后由信号输出端传送给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4具有进一步滤波和信号放大的功能,其将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滤波和二次放大处理后,再通过有源带通滤波电路104的信号输出端传送给DSP微处理器,DSP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并驱动声光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其中DSP微处理器还连接有LCD显示模块、键盘以及外设RAM;所述DSP微处理器由专用电源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1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圆柱螺旋弹簧的振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