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能自旋锚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364.2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惠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兴田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能 自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支护锚杆,具体涉及一种全能自旋锚管。
背景技术
锚杆技术对岩土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锚杆施工质量和锚杆施工的速度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而锚杆结构或型式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目前使用的锚杆主要有如下不足:
1)使用水泥为粘结剂的砂浆锚杆和注浆锚杆锚固剂充满率较低,施工结束到起到锚固作用需要几十个小时或几天时间。
2)自钻锚杆施工方便且适应性广泛,但施工结束无初锚力,需要注浆解决锚固问题,使锚杆的锚固效果起效较慢,而且每根锚杆损失一个钻头。
3)树脂锚固剂锚杆的快速安装需要等待锚固剂的凝固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钻自锚固、自喷浆和无粘结挤压锚固的全能自旋锚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能自旋锚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杆体,所述杆体外端设置有旋丝;所述杆体为中空管状杆体,所述旋丝为螺旋结构;所述多个杆体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头连接。
所述旋丝截面为三角形、梯形或矩形。
所述螺旋连接头外端设置有内外螺旋连接丝扣,所述螺旋连接丝扣为与所述旋丝螺距同步的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为多头螺旋结构。
所述旋丝高度为1-25mm,旋丝间距为8-45mm。
所述旋丝与杆体为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
所述杆体前端设置有自带钻头,所述自带钻头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或者焊接为一体。
该全能自旋锚管在松软底层可以在锚杆前端自带钻头通过强挤压旋进起到锚固作用;在不可压缩的岩土体内施工锚杆时,将钻杆置于锚杆的中空内超前钻眼,同时将锚杆安装;如果需要更高的锚固力,在自旋锚管安装后从中空注浆使浆液充满旋丝与岩体间的空隙,同时也使得岩体裂隙中充满浆液,起到加固岩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全能自旋锚管的旋丝能够刻入岩土体形成摩擦阻力起到一定的初锚力,使结构体得到及时加固,延缓结构体不稳定的失稳期限。
2、全能自旋锚管的中空杆体具有畅通的空间可以将钻杆置于锚杆体内部,使得钻眼和锚杆安装一次完成.这使得锚杆安装速度大大提高,而且使得锚杆的安装可靠性大大提高.
3、由于采用钻杆钻眼,跟现有的自钻锚杆比起来使得杆体的结构要求降低,还节约了一个锚杆钻头。这就使得全能自旋锚管能够使用的场合使用自旋锚管的成本大大降低。
4、自旋锚管安装结束可以通过中空注浆,使浆液充满旋丝与岩体间的空隙,同时也使得岩体裂隙中充满浆液,起到加固岩体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方法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带钻头;2-内锥口端;3-杆体;
4-旋丝; 5-托盘; 6-外锥口端;
7-螺母; 8-钻头; 9-内置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全能自旋锚管,包括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杆体3,所述杆体3外端设置有旋丝4;所述杆体3为中空管状杆体,所述旋丝4为螺旋结构;所述杆体3之间通过螺旋连接头连接。螺旋连接头包括杆体前端设置的内锥口端2和设置在杆体末端与内锥口端2相匹配的外锥口端6。多个杆体3之间通过内锥口端2和外锥口端6的螺纹连接成一体。
内锥口端2外壁的螺旋丝扣为与旋丝4螺距同步的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为多头螺旋。所述旋丝4的截面为三角形,内锥口端2和外锥口端6与杆体3一体成型,内锥口端2和外锥口端6也可以通过焊接与杆体3连为一体。
旋丝4高度为15mm,旋丝间距为20mm。
全能自旋锚管具有自带钻头1,自带钻头1的外锥口端6旋入内锥口端2,通过螺纹连接杆体3,在松散岩土体中施工时候利用杆体3自攻旋进,靠杆体3外表的旋丝4形成挤压摩擦阻力。
自带钻头1还可以设置为与杆体3焊接固定。
全能自旋锚管杆体3末端安装托盘5和螺母7固定。
自攻旋进岩土体的全能自旋锚管的锚固力可以通过杆体3的中空进行注浆,使得全能自旋锚管的后期锚固力进一步上升。
如图2所示,遇到坚硬的破碎岩土体,采用内置钻杆9带上钻头8进行钻眼,同时利用动力装置将全能自旋锚管随钻眼同时旋进。钻眼结束锚杆的安装就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兴田,未经惠兴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液压支架的等距机构
- 下一篇:可避免单向受力的铸件桥梁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