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喷水织机的送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501.2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顺;王贯超;李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D03D51/00;D03D4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 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喷水 织机 送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制调节织机送经系统均匀送纱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速喷水织机的送经装置。
背景技术
重磅型喷水织机送经系统的动态响应较慢,在织造特定织物时,由于织机开车初期,织机送经系统的经纱送出量不足,造成织物表面出现明显的开车密档织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喷水织机的送经装置,解决了高速喷水织机开车时经纱送出量不足的问题,避免了织物表面出现开车密档织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喷水织机的送经装置,包括送经电机、由送经电机依次驱动的减速机构和织轴,该装置还包括变频器、送经控制器和张力传感器,其中,
变频器,用于预先设置送经电机的启动频率、加速时间和加速曲线,用于预先设定经纱的张力值,接收张力传感器输送的经纱的张力值,并对该两张力值进行比对,然后,在基准速度中加或减PID,并将最终运算结果输出,控制送经电机的转速,
送经控制器为PLC,用于变频器的运行控制,
张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经纱的张力值,并将检测到的该张力值输入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送经电机采用异步交流电机。
变频器采用MEGA系列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具有制功能的变频器控制送经电机,使得送经电机的经纱送出量均匀,可有效消除布面开车密档织疵,提高了织物质量,且造价低廉、制造安装简便,有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变频器,2.送经控制器,3.送经电机,4.减速器,5.蜗轮蜗杆箱,6.织轴,7.经纱,8.后梁,9.后梁托架,10.张力弹簧,11.液压阻尼器,12.阻尼器活件杆,13.感应板A,14.感应板B,15.张力传感器A,16.张力传感器B,17.连杆A,18.连杆B,19.连杆C,20.连杆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送经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送经电机3、由送经电机3依次驱动的减速器4、蜗轮蜗杆箱5和织轴6,织轴6的外圆周缠绕有经纱7。通过织轴6的旋转将经纱7送出。
经纱7的自由端绕过织机的后梁8,后梁8固接于后梁托架9,后梁托架9分别与张力弹簧10的一端、感应板A13和感应板B14相连接,张力弹簧10的另一端固接于机架。后梁托架9还与阻尼器活件杆12的一端相连接,阻尼器活件杆12的另一端与液压阻尼器11的活塞连接,液压阻尼器11固接于机架。机架上还设置有连杆C19,连杆C19的一端固接于机架,连杆C19的另一端与连杆B18的一端相连接,连杆B18的另一端与金属制成的连杆D20的一端相连接,机架上还固接有连杆A17。
感应板A13和感应板B14上分别设置有张力感应器A15和张力感应器B16,张力感应器A15和张力感应器B16分别与变频器1相连接,变频器1分别与送经控制器2和送经电机3相连接。
织造过程中织机送经装置的送经电机3正转送出经纱7时,经纱7的张力不是负载阻力,而是驱动力,送经电机3只需输出较小的力矩,克服蜗轮蜗杆箱5中蜗轮和蜗杆的自锁性,织轴6就可以送出经纱7,此时送经电机3的转速一般较高;送经电机3反转张紧经纱7时,经纱7的张力是负载阻力,送经电机3需要输出较大的驱动力矩,此时送经电机3的转速较低。而交流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与送经电机3的负载特点相适应。因此,送经电机3采用异步交流电机。
送经电机3接受变频器1的控制,用于均匀输送经纱7。
张力感应器A15和张力感应器B16,用于检测经纱7的张力值,并将检测到的该张力值输入变频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风力发电变桨的冗余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暗挖隧道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