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839.8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1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党宏社;强飞莉;方鑫;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 | 分类号: | B60R21/013;B60T7/12;B60Q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追尾 碰撞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防追尾碰撞装置是车辆主动式安全系统的一种,其作用是在有碰撞危险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驾驶员及时处理,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制动或规避系统,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车辆防追尾碰撞装置一般根据检测到的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信息,如前方车辆的速度和减速度,己车的速度和减速度,以及两车之间的距离等参数,利用安全距离模型进行碰撞危险判断,然后分别作出报警、制动或不报警的处理。但是由于常用的安全距离模型未能考虑驾驶员个体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状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防碰撞装置的正常使用,降低防碰撞的效率。这是因为不同驾驶员具有不同的驾驶风格,谨慎型驾驶员一般喜欢较大的跟车距离,而果敢型驾驶员则希望保持比较小的跟车距离。因而,利用平均值设计的系统对谨慎型驾驶员和果敢型驾驶员可能都不合适,从而导致防碰撞率低下;不同环境,如路面干燥,有雨,结冰等,不同材料路面的摩擦系数不同,相应的减速度也不相同,车辆的制动距离也不相同,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差别还是相当大的,因而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减速度来计算不同路面的报警距离。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控制装置,具有防碰撞的效率高、人性化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控制装置,包括有计算机控制单元4,计算机控制单元4上分别设置有环境检测传感器1、反应时间设定按钮3、路面摩擦系数实时估计模块2、声光报警单元5、输出控制单元6。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路面摩擦系数实时估计模块2,并且设置有反应时间设定按钮3,所以具有防碰撞效率高和人性化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控制装置,包括有计算机控制单元4,计算机控制单元4上分别设置有环境检测传感器1、反应时间设定按钮3、路面摩擦系数实时估计模块2、声光报警单元5和输出控制单元6。
所述的环境探测传感器1测量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信息,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减少测量误差,以得到更可靠、更准确的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和速度信息。
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实时估计模块2根据轮胎与路面摩擦建立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有关参数,实时的估算出摩擦系数。
所述的反应时间设定按钮3根据不同驾驶员的驾驶风格、熟练程度等情况,充分考虑到驾驶员的个人主观因素,设定合适的反应时间;以适应驾驶员个人的驾驶特点来调整防碰撞的报警距离。
所述的单片计算机控制部分4是根据从环境监测传感器1、路面摩擦系数实时估计模块2、反应时间设定3,所得到的前方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与速度信息,以及己车的动力学特征,如车速、减速度等计算当前情况下的“临界安全车间距离”,并将实际测量到的车间距离与计算得到的临界车间距离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危险程度的判断。当实际车间距离接近碰撞报警距离时,报警器发出警告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减速或避让;当实际车间距离小于碰撞报警距离但大于自动制动距离时,加大报警频度和强度,促使驾驶员尽快采取有力的措施;若驾驶员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实际车间距离接近自动制动距离时,系统通过执行机构接管对汽车的控制,使汽车减速或制动,而当实际车间距离大于制动距离后,自动制动机构恢复常态。
所述的声光报警单元5是当车间距离接近碰撞报警距离时,系统通过声光报警单元5产生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
所述的输出控制单元6是当车间距离接近自动制动距离时,系统通过输出控制单元6对车辆进行制动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防伪扣
- 下一篇: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