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三冲击轮压实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3669.5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车胜创;王必强;刘育贤;白新民;李光明;王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28 | 分类号: | E01C19/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辛***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冲击 轮压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筑路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平衡三冲击轮压实机。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以及堤坝等大型基础工程建设中,由于冲击压实机械具有其它传统压实机械难以达到的压实效果,因此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但目前所使用的冲击压实机械工作效率较低,致使与其相配套的大功率牵引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灵活且施工效率高的平衡三冲击轮压实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三冲击轮压实机,包括牵引车和与牵引车依次连接的前机架和后机架,在前机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前冲击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机架上设置有一个后冲击轮,前冲击轮和后冲击轮分别与前轮轴和后轮轴转动连接,后轮轴的两端与后机架连接。
所述前机架上设置有摆动牵引装置。
所述摆动牵引装置包括与前机架相铰接的摇杆,摇杆与摆架的前端铰接,摆架的后端与前轮轴固定连接。
所述前机架和后机架上还设置有转向及转场机构。
所述转向及转场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上的前油缸和后油缸以及设置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下部的走行轮;所述前油缸的活塞杆连接前油缸上方的摆架,后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轴套与后油缸下方的走行轮轮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压实机的一次压实宽度是传统压实机械的1.5倍,减少了往复碾压的次数,加快了施工进度;
(2)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可以不再使用错轮碾压的方法,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简化了施工工艺;
(3)减少了冲击轮对牵引车的冲击,改善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牵引车1和与牵引车1依次连接的前机架2和后机架3,在前机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前冲击轮4,后机架3上只设置一个后冲击轮5,前冲击轮4和后冲击轮5分别与前轮轴7和后轮轴8转动连接,后轮轴8的两端与后机架3连接。
为减少冲击轮对牵引车的冲击,在前机架2上设置有摆动牵引装置。所述摆动牵引装置包括与前机架2相铰接的摇杆12,摇杆12与摆架6的前端铰接,摆架6的后端与前轮轴7固定连接。
在前机架2和后机架3上还设置有转向及转场机构。所述转向及转场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机架2和后机架3上的前油缸9和后油缸10以及设置在前机架2和后机架3下部的走行轮11;所述前油缸9的活塞杆连接前油缸9上方的摆架6,后油缸10的活塞杆通过轴套与后油缸10下方的走行轮11轮轴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两个前冲击轮4通过前轮轴7、摆架6、摇杆12和前机架2与牵引车1连接,由于摆架6和摇杆12的阻尼和隔离作用,大大缓解了施工中冲击轮对牵引车的直接冲击,改善了驾驶人员的工作条件。当本压实机在施工中需要转弯,特别是需要长距离转场时,分别操动前油缸9和后油缸10,前油缸9通过顶升摆架6,将前冲击轮4抬起,后油缸10通过向下顶压走行轮11,向上抬升后机架3,将后冲击轮5抬起,前冲击轮4、后冲击轮5离地后,即可使用走行轮11进行转弯或转场,十分灵活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西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3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