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时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3944.3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建;陈海安;夏文学;吴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48 | 分类号: | F16K31/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5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定时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炮采工作面喷雾除尘过程中,除尘工作是间歇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变换位置。在实际生产中阀的开闭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在现场实际操作中不易把握阀开启时机,使除尘效果受到影响。在放炮掘进作业时经常产生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比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如果采用电子元器件进行定时,必须做好防爆工作,否则就会引起事故。另外,在喷雾时,比较高的空气湿度会减少电子元器件的寿命,甚至使元器件失效。由于我们采用高压水喷雾,安装在阀体上的元器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如果出现泄露,则会引起元器件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性强、工作性能稳定的定时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时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进出水通道和带有阀芯的阀杆,阀杆的后端与复位弹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上箱体,上箱体内设置有装有凸轮的主轴,主轴通过传动齿轮依次与传动轴、擒纵轮轴和平衡摆轴转动连接;设置在平衡摆轴上的平衡摆与设置在擒纵轮轴上的擒纵轮活动搭接;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蜗形弹簧,蜗形弹簧的一端与上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的一侧设置有棘爪,棘爪的前端与凸轮的外圆搭接,棘爪的后端与转动设置在阀体内的拨叉的一端相铰接,拨叉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的前端铰接;所述拨叉与棘爪之间连接有拉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实现了换向阀定时开闭,不仅定时连续性好,而且便于调节,解决了定时器开启时的瞬态冲击问题,能够在矿山多尘、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工作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内的进出水通道和带有阀芯2的阀杆18,阀杆18的后端与复位弹簧3连接,所述阀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箱体12,上箱体12内设置有装有凸轮9的主轴13,主轴13通过传动齿轮依次与传动轴14、擒纵轮轴15和平衡摆轴16转动连接;设置在平衡摆轴16上的平衡摆11与设置在擒纵轮轴15上的擒纵轮10活动搭接;所述主轴13上还设置有蜗形弹簧17,蜗形弹簧17的一端与上箱体12固定连接;所述凸轮9的一侧设置有棘爪8,棘爪8的前端与凸轮9的外圆搭接,棘爪8的后端与转动设置在阀体1内的拨叉6的一端相铰接,拨叉6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18的前端铰接;所述拨叉6与棘爪8之间连接有拉簧7。
本实用新型处于待机状态时,凸轮9上的a点与棘爪8的前端重合。转动伸出阀体1的主轴13,使凸轮9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棘爪8在凸轮9的凸台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此时的拨叉6通过棘爪8与凸轮9弹性接触,因此拨叉6不动作。当凸轮9上的b点越过棘爪8,并再将凸轮9转动一定角度(角度大小根据所定时间的长短而定)后,停止转动。由凸轮9、擒纵轮10以及平衡摆11组成的定时器在蜗形弹簧17的弹簧力带动下开始工作,凸轮9沿逆时针方向回转,当凸轮9上的b点与棘爪8的前端重合后,拨叉6与凸轮9变为刚性接触,凸轮9的凸台推压棘爪8,带动拨叉6转动,从而推动阀杆18与阀芯2一并向右移动,进出水通道接通。当凸轮9上的a点再次与棘爪8的前端重合时,拨叉6与凸轮9又恢复弹性接触,阀芯2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向左移动,恢复原位,再次将进出水通道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3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管线检漏装置的阀门
- 下一篇:平板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