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5265.X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9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康寿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46;F24J2/30;F24J2/00;F24J2/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31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加热设备,尤其是一种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在与水箱内的水换热时,通常必须要安装循环泵进行强制循环换热,这样虽然也能达到换热,但是一旦循环水泵出现故障,整套太阳能热水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安装循环泵既不能自动循环换热,又增加了使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循环换热且使用成本低的太阳能热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分体水箱、集热器、第一走水管道和第二走水管道,所述分体水箱还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一走水管道和第二走水管道均与集热器的集热管相连,第一走水管道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走水管道与第二软管连通,所述分体水箱内装有热交换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热交换管的一端位于分体水箱上部且伸出分体水箱,另一端与第二支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连通;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伸入热交换管的另一端,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连通;所述第二支管与热交换管的接口低于第一支管的伸入端的管口。
所述热交换管的中段为波纹管。
所述分体水箱的侧壁上还装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的一端伸入分体水箱内。
所述分体水箱侧壁上还装有测温器,测温器的一端伸入分体水箱内。
所述的分体水箱由支架支撑。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走水管道与第一软管连通,第二走水管道与第二软管连通,分体水箱内装有热交换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热交换管的一端位于分体水箱上部且伸出分体水箱,另一端与第二支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连通;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伸入热交换管的另一端,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连通;因此形成了一个热交换循环通路,由于热水比重比冷水轻,因此集热器中的热水自动依次通过第一走水管道、第一软管和第一支管进入热交换管,此时分体水箱内充满了进水管里流进的冷水,热交换管对分体水箱内的冷水进行换热,因此在热交换管内的热水从第一支管流出,然后通过第二支管流入第二软管和第二走水管道再进入集热器,因此达到自动循环换热,又由于所述第二支管与热交换管的接口低于第一支管的伸入端的管口,所以换热充分,提高了热交换效果,分体水箱内的冷水经过热交换管的加热,从出水管流出,用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省去可循环泵,因此使用成本也大大缩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分体水箱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分体水箱1、集热器2、第一走水管道3和第二走水管道4,所述分体水箱1还具有进水管9和出水管10,第一走水管道3和第二走水管道4均与集热器2的集热管2-1相连,第一走水管道3与第一软管5连通,第二走水管道4与第二软管6连通,所述分体水箱2内装有热交换管7、第一支管12和第二支管8,热交换管7的一端位于分体水箱1上部且伸出分体水箱1,另一端与第二支管8的一端连通,第二支管8的另一端与第二软管6连通;所述第一支管12的一端伸入热交换管7的另一端,第一支管12的另一端与第一软管5连通;所述第二支管8与热交换管7的接口8-1低于第一支管12的伸入端的管口12-1。
参见图2所示,为了使热交换更加有效,所述热交换管7的中段为波纹管。
参见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加热分体水箱1内的水,所述分体水箱1的侧壁上还装有电加热装置14,电加热装置14的一端伸入分体水箱1内。
参见图2所示,为了测量分体水箱1内的温度,所述分体水箱1侧壁上还装有测温器13,测温器13的一端伸入分体水箱1内。
参见图1所示,为了能固定支撑分体水箱1,所述的分体水箱1由支架11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康寿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康寿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回转鼓形体多管干燥装置
- 下一篇:隔离式节能高效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