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倾倒液力平衡连杆瓦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5644.9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0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骏;陈加其;韩玉彬;沈玉宝;储祥林;陈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22 | 分类号: | F16J1/22;F03C1/007;F04B9/105;F15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倒 平衡 连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运动副,特别是一种通过液力平衡实现连杆抗倾倒瓦部结构。
背景技术
径向柱塞液压马达是一种动力设备,它利用油压推动活塞直行,再通过活塞推动铰连的连杆,随着连杆底端瓦部摆动而推动偏心轮旋转输出扭矩。现有技术为了减少连杆底端瓦部与偏心轮接触比压,在连杆中轴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平衡油孔,底端瓦部设有朝下的凹腔,两者相通。当油压作用活塞时也一并进入平衡油孔,经节流器进入连杆底端瓦部的凹腔内,形成对偏心轮的液压推力。同时,反作用力减少连杆与偏心轮表面的比压,甚至使连杆瓦部浮起来不与偏心轮接触。现有技术的凹腔内液压等于活塞腔压力之比为0.9,此结构在常规小功率径向柱塞液压马达上广泛应用,完全能满足传动要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大型化、重载化设备需配套大功率的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由于载荷大,连杆在承受活塞推动时同时承受球铰结构的摩擦力距Mr,Mr使浮在偏心轮表面的连杆具有倾倒趋势。连杆稍倾斜便改变原有液力平衡结构,使连杆底端瓦部一侧离开偏心轮表面,另一侧承受全部载荷与偏心轮接触。由于连杆底端瓦部与偏心轮接触不均,造成局部超值磨损,长期则造成连杆底端瓦部的损坏。现有技术制约了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压力等级提高,限制了大功率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增大液力平衡结构,通过加大反作力力矩所形成的合力抵消Mr,减小连杆底端瓦部与偏心轮接触比压的抗倾倒液力平衡连杆瓦部结构,该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抗倾倒液力平衡连杆瓦部结构,它包括连杆、油缸体、活塞、节流器和偏心轮。所述连杆底端瓦部设有朝下的凹腔,中轴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平衡油孔和节流器,平衡油孔沟通凹腔。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连杆底端朝下的凹腔面积等于活塞面积的85~90%,环凹腔外周的密封带宽度增至12~1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按活塞面积设计瓦部凹腔面积比按压力设计准确、合理;
2、增加密封带宽度,即增加反作用力的力矩,提高平衡球铰摩擦力矩Mr的能力;
3、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抗倾倒液力平衡连杆瓦部结构,它包括连杆1、油缸体2、活塞3、节流器4和偏心轮5。所述连杆1底端瓦部设有朝下的凹腔7,中轴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平衡油孔6和节流器4与凹腔7沟通。本实施例中凹腔7为长方形,其面积等于活塞面积的88%,凹腔7周边的密封宽度加宽为13mm。当液压油作用于活塞3时一并从平衡油孔6进入连杆1内,接着通过节流器4进入凹腔7内形成液压推力,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凹腔面积为活塞3面积的88%,加之长方形的凹腔7使形成的反作用推力外移,该液力平衡结构能够平衡活塞3与连杆1球铰摩擦力矩Mr,使连杆底端瓦部与偏心轮5正常配合,减少连杆1因倾倒造成的非正常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床上用功能纤维防护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光功能的卫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