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5662.7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华;李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锦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36;D06B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00江苏省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将废气中热能转化吸收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纺织与印染大国,定型机是纺织印染后整理的关键设备。在定型机加工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气,废气中含有烟尘、油渍、挥发的染料助剂等有害成分,热定型机是利用热空气对纺织物(如布匹)进行干燥和整理并使之定型的装置。一般热定型机内所需热风温度约为200℃左右。离开热定型机的废气温度一般在170℃左右。大量余热被排入机外。如果加上燃料燃烧损失以及机体散热损失等,经估算输入热定型机的热量有90%以上由排气散入大气。真正用于处理织物所消耗的热量只占了输入定型机热量的2.9%。散失的热量不仅浪费能源而且造成定型机车间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影响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因之热定型机的余热回收是势在必行的。
保护环境一般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能源(水、蒸汽、油、天燃气、煤等)又频繁涨价,开发这样一种既环保又节能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外壳和中空的内胆,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构成封闭式换热区;在内胆底部通过变径接头连接有与定型机连通的排风机,在内胆顶部设有出风口;在外壳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换热区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外壳和内胆之间连接有将换热区分割为螺旋上升通道的翅片。由此可以增加冷空气在换热区内的停留时间和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位于外壳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出气管位于外壳的顶部,从而形成逆向热交换,使得热交换时间长,换热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由顶部至底部穿过所述内胆的中部,并从内胆以及外壳的底部伸出。通过该设置,可以使冷空气经过换热区后在通过出气管与内胆内的热废气进行二次换热,增加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延伸出外壳的排油管。由此可以避免管道内产生积油,增加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延伸出外壳的蒸汽灭火接口。由此可以对静电或其它状况产生的火患可以自动启动灭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延伸出外壳的清扫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优点:1、利用定型机外排的热量,把外部新鲜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来供给定型机烘箱内,从而实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2、高温空气的输入,可节约20-30%的能量,生产效率可以增加8-10%。3、高温空气的输入防止了烘房内温度的下降。4、烘箱内因外部冷空气注入量的减少,减少了水汽现象的发生,同时降低因此而造成的色差。5、能简单有效的清理热交换器内的油垢。6、通过污染物的消除和废气温度的降低,提高后期净化效果从而也减少火灾现象的发生。7、通过供热系统的改变,面料比以前手感更好,更柔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外壳1和中空的内胆2,所述外壳1和内胆2之间构成封闭式换热区3;在内胆2底部通过变径接头4连接有与定型机连通的排风机5,在内胆2顶部设有出风口6;在外壳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换热区3连通的进气管7和出气管8。所述外壳1和内胆2之间连接有将换热区3分割为螺旋上升通道的翅片9。所述进气管7位于外壳1的底部。如图2所示,所述出气管8位于外壳1的顶部所述出气管8由顶部至底部穿过所述内胆2的中部,并从内胆2以及外壳1的底部伸出。所述内胆2的底部设有延伸出外壳1的排油管10。
如图1图2、图3所示,定型机的热废气由排风机5抽出进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内胆2。冷空气从进气管7进入,经过热交换区3以及内胆2,最终热空气从出气口8排出,并再次送入定型机,从而实现节能降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配置前后数据对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锦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锦益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6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