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万向轴的十字轴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5680.5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4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金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铭新 |
主分类号: | F16D3/33 | 分类号: | F16D3/33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十字 万向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字万向轴,特别涉及一种十字万向轴的十字轴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十字万向轴是用于联接两相交轴或平行、交错的两轴,允许两轴间有较大的轴间夹角,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重要传动基础件,十字万向轴作为传递原动机的运动和扭矩的传动基础件,广泛应用于轧钢机械、造纸机械、起重设备、石油钻机、车辆、木工、离心泵等的传动轴部分。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十字万向轴传递扭矩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安装十字万向轴的空间却受到限制,因此在满足十字万向轴安装要求的同时,必须尽可能的改善其核心零件十字轴的定位、传力方式,以提高十字万向轴结构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目前的十字万向轴核心部件的主要传力零件十字轴均以轴端定位、传力,定位面间为滑动摩擦,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轴承外圈的底部受力、磨损,极易造成轴承外圈被打穿、轴承滚子散落的恶性损坏,致使传动机械系统突然停机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十字万向轴的十字轴定位结构,其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十字万向轴的十字轴定位结构,包括十字轴、轴承挡板、轴承外圈、轴承滚子、轴承端盖和叉头,以使用方向为基准,十字轴上设有轴肩定位面、过渡弧面和直滚道,轴承挡板套设于十字轴的过渡弧面外侧,轴承外圈套设于十字轴直滚道外侧,十字轴的轴肩定位面止顶于轴承挡板一端,轴承挡板另一端止顶于轴承外圈一端,叉头固定套设于轴承外圈和轴承端盖外侧,叉头内侧固设一孔用挡圈,轴承外圈另一端止顶于叉头的孔用挡圈一侧,轴承外圈另一端与轴承端盖固连,十字轴直滚道靠近轴承端盖一端与轴承外圈的内壁端面之间存有间隙,轴承滚子轴向均匀排列于十字轴直滚道与轴承外圈之间的间隙内,轴承外圈内侧壁设有一止顶面,该止顶面一侧止顶于轴承滚子另一端,轴承滚子一端止顶于轴承挡板另一端,当十字轴受力产生轴向窜动时,十字轴直滚道另一端不与轴承外圈内壁端面接触,则十字轴直滚道另一端就不会冲撞轴承外圈内壁端面,这样轴承外圈的整个侧壁受力而端面不受力,则其侧壁与端面交接处这个应力集中位置就不会受到剪切力,则轴承外圈的这个应力集中位置就得到了保护,不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轴承挡板另一端止顶于轴承外圈一端结构为:设有推力滚子轴承,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轴承挡板另一端止顶于推力滚子轴承一端,该推力滚子轴承另一端止顶于轴承外圈一端,推力滚子轴承将定位面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接触面间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和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推力滚子轴承另一端止顶于轴承外圈一端结构为:轴承外圈一端设有一定位台阶,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该定位台阶内侧面套设于推力滚子轴承和轴承挡板外侧,推力滚子轴承另一端止顶于轴承外圈定位台阶的径向端面,此结构可有效防止推力滚子轴承和轴承挡板径向跳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油封和O型圈,以使用方向为基准,轴承挡板外侧设有第一环状凹槽,油封内侧恰容置于该第一环状凹槽内,油封外侧紧顶轴承外圈定位台阶内侧面,轴承挡板内侧设有第二环状凹槽,O型圈外侧面恰容置于该第二环状凹槽内,O型圈内侧紧顶十字轴的过渡弧面外侧,油封和O型圈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杂质进入而损坏轴承滚子,保证了十字万向轴的工作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十字轴轴肩定位面与轴承外圈定位、传力,防止了十字轴直滚道与轴承外圈内壁端面发生冲撞而使轴承外圈端面受力,即保证了轴承外圈侧壁与端面相交处这个应力集中位置不会受力断裂,这样轴承滚子就不会散落到十字万向轴外侧,充分保证了十字万向轴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维修费用,避免了人员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局部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铭新,未经金铭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