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齿机双段组合蜗杆分齿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5777.6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左健民;张兆祥;王金凎;张四弟;胡仁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山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8 | 分类号: | B23F23/08;B23F23/10;B23F2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1110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齿机双段 组合 蜗杆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齿机分齿运动传动装置,具体说是一种以伺服电机为驱动原动机,采用具有自动消隙功能蜗轮蜗杆传动副传动的一种分齿传动装置,用于成形磨齿中对齿形零件进行精密分度加工。
技术背景:
机床装备作为战略性产业,一直以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精密齿形加工机床更有“皇冠上的珍珠”工业之称。上世纪90年代前的磨齿机几乎都是采用展成原理工作的,这种机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少齿根切等。近年来,随着数控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齿形精密加工机床逐步由展成法加工向成形法加工过度,成形磨齿成为未来磨齿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成形磨齿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零件的精密分度。传统的分齿运动采用纯机械传动链,结构复杂,精度低,难以满足高精度齿轮零件的加工要求。近年来,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以及检测技术的集成应用,使得高精度分齿传动技术升级提高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齿轮齿形成形加工技术配套需要,攻克成形磨齿装备零件高精度分齿运动这一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数字控制的自动消隙分齿传动装置,从而实现齿轮类零件的高精度分齿运动,满足高精度齿轮零件加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磨齿机双段组合蜗杆分齿传动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于箱体1内的蜗轮蜗杆传动副、联轴器4、电机3、主轴6,所述传动装置以电机3驱动,通过联轴器4、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主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中传动蜗杆5采用主、副双段组合结构,在主、副两段蜗杆(5-1、5-2)间设有轴向弹性调整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主轴6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以两端定位方式支承在箱体1中,在其上方主轴垂直方向,采用伺服电机3通过无隙联轴器4与蜗杆5直接相联,蜗杆5同样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以两端定位方式支承在箱体1中,主轴上的蜗轮8与蜗杆5相啮合,将运动传递到主轴。
蜗杆5采用主、副双段组合结构,蜗杆5按正常啮合要求长度分成主、副两部分,其中主蜗杆5-1为蜗杆轴,其一端制有半段蜗杆齿,在对应另一端半段蜗杆齿位置制有外花键,副蜗杆5-2制成蜗杆套,并通过设在蜗杆套上的内花键与主蜗杆5-1上的外花键相配,在副蜗杆5-2右端装有弹簧座5-6,在弹簧座5-6与副蜗杆5-2间轴向装有螺旋压缩弹簧5-3。
副蜗杆5-2上弹簧座5-6右端还装有轴向调整螺母5-5。
主轴6尾部安装有编码器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伺服驱动、数字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自动分度,通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在主、副两段蜗杆间设有轴向弹性调整装置,从而在与蜗轮啮合时可以动态自动调整相对位置,始终保持无间隙啮合状态,从而提高分齿运动精度和稳定性。采用双段组合蜗杆弹性消隙结构自动动态消隙,消除蜗轮蜗杆传动副制造侧隙的影响,传动精度高,稳定性好。
3、本实用新型主轴尾部安装有高精度编码器,直接对主轴实际回转角度进行检测,从而可以通过系统反馈补偿进一步提高分齿运动精度,形成闭环控制,分度精度高。
4、伺服电机3经无隙连接联轴器4与蜗杆5直联,通过蜗轮蜗杆副实现减速传动,增大扭矩,缩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驱动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轴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蜗杆组合结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蜗杆花键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本传动装置主要由箱体1、主轴6、蜗轮蜗杆副、联轴器4、伺服电机3、编码器2等组成,传动装置以伺服电机2驱动,通过联轴器4、蜗轮蜗杆传动副带动主轴6,所述蜗轮蜗杆传动副中传动蜗杆采用主、副双段组合结构,在主、副两段蜗杆5-1、5-2间设有轴向弹性调整装置。
主轴6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以两端定位方式支承在箱体1中,在其上方主轴垂直方向,伺服电机3通过无隙联轴器4与蜗杆5直接相联,蜗杆5同样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以两端定位方式支承在箱体1中,主轴上的蜗轮8与蜗杆5相啮合,将运动传递到主轴。
主轴6尾端同轴装有高精度编码器2,通过连接件与主轴6相联,实现对主轴6回转角度的直接检测。主轴6前端制有莫氏锥孔等零件夹紧安装接口,用于安装零件夹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山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山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无骨雨刷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洋平台防腐保护的快速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