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管式高温磁力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5791.6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3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坤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29/58;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145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管式 高温 磁力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磁力泵,尤其是涉及到运用在输送石油等高温有机溶剂及高温有害、有毒化学介质等液体的高温磁力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温磁力泵,冷却方式是通过改变泵盖或泵轴来达到冷却的效果,但这种方式,会使本身介质温度越来越高,不仅破坏了介质本身要求的条件且冷却效果不明显,还会导致泵接触液体的零部件因高温产生热膨胀,易磨损,影响泵的整体性能,严重的会引起磁铁失磁。
另一种冷却方式是通过外部降温冷却,这种冷却方式,既浪费资源、增加能耗,又会引起介质低于临界温度而结晶,更会导致泵的运转部位的零部件磨损报废,从而使用寿命变短,降低了生产效益和企业声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转平稳、机械性能卓越、使用寿命长、冷却、自润滑效果好的特种多管式高温磁力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管式高温磁力泵,包括泵体、叶轮、泵轴、泵盖、内磁体和悬架,所述泵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所述泵盖上,所述泵体固定在所述泵盖上,所述泵轴一端固定有所述叶轮,其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内磁体,在所述悬架和内磁体之间设置有隔离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盖上固定有冷却箱套,所述悬架固定在所述冷却箱套上,在所述泵盖和冷却箱套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四根连接管,在所述的泵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反向切线出水槽,其余为正向切线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与所述连接管相通构成冷却回路。
根据泵的性能参数大小而确定连接管的根数,所述连接管为六根时,所述泵盖上进水槽为四个,出水槽为两个。
所述连接管为八根时,所述泵盖上进水槽为六个,出水槽为两个。
在所述泵盖和冷却套箱之间设置有隔离盘,在所述隔离盘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在输送过程中泵轴的温度远大于高温液体或介质的温度,因此通过泵盖上的正向切线进水槽、反向切线出水槽以及叶轮的转动,使高温液体或介质自动在冷却回路中运动,来达到冷却泵轴的作用。
2.在泵盖和冷却箱套之间设置有隔离盘,并在隔离盘上设置有冷却水的进出口,通过冷却水的作用,进一步降低泵轴的温度,提高泵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管式高温磁力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泵盖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泵盖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泵盖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1.泵体 2.叶轮 3.轴承 4.泵盖 5.泵轴 6.进水口 7.连接管 8.隔离套9.内磁体 10.悬架 11.出水口 12.冷却箱套 13.出水槽 14.进水槽 15.隔离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多管式高温磁力泵,包括泵体1、叶轮2、泵轴5、泵盖4、内磁体9和悬架10,所述泵轴5通过轴承3固定在所述泵盖4上,所述泵体1固定在所述泵盖4上,所述泵轴5一端固定有所述叶轮2,其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内磁体9,在所述悬架10和内磁体9之间设置有隔离盘1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泵盖4上固定有冷却箱套12,所述悬架10固定在所述冷却箱套12上,在所述泵盖4和冷却箱套12之间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四根连接管7,在所述的泵盖4上设置有一个反向切线出水槽13,其余为正向切线进水槽14,所述进水槽14和出水槽13与所述连接管7相通构成冷却回路。在所述泵盖4和冷却套箱12之间设置有隔离套8,在所述隔离套8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出口6和11。
实施例二: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连接管7为六根时,所述泵盖4上进水槽14为四个,出水槽13为两个。
实施例三:从图4中可以看出,所述连接管7为八根时,所述泵盖4上进水槽14为六个,出水槽13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坤,未经刘金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式排沙泵密封装置
- 下一篇:支撑式尾纤装置